碳足迹核算和认证相关能力建设不足,市场规范性有待提升
国内产品碳足迹核算实践及碳足迹管理体系建设工作起步较晚,专业人才供给不足。产品碳足迹涉及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多个环节和过程,精准核算产品碳足迹需要有大体量、多环节的企业现场数据支撑。然而,国内大多数企业尚未建立起完善的碳排放计量、监测、核算和记录统计体系,对于企业内部及其供应链的温室气体排放管理和数据统计经验不足,数据收集和溯源核证难度较大,数据质量难以保证,降低了碳足迹核算的数据可得性和结果可靠性。同时,不同的产品碳足迹相关国际规则具有一定差异,且核算细则较为复杂,具有一定的技术门槛。一些企业和第三方咨询认证机构对不同政策法案中关于产品碳足迹核算的特殊性和差异性要求缺乏准确的理解,导致相应的碳足迹核算工作难以满足国外相关的要求。此外,国内尚未出台针对产品碳足迹认证与监管的规则要求,不同机构使用的碳足迹核算与认证规则存在差异,市场上各类第三方咨询认证机构和碳足迹认证证书良莠不齐,存在“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2025年1月,国家认监委遴选并公布了一批产品碳足迹标识认证试点参与机构,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升市场规范性,但产品碳足迹认证规则体系仍需进一步完善。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