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31日,全国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简称“全国
碳市场”)2021年度交易顺利收官。由于目前全国
碳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配套制度尚不完善,市场交易还存在短板,新的一年,全国碳市场还将发生哪些变化?该从哪些领域和环节发力去推动市场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
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信息,截至2021年12月31日,全国碳市场累计运行114个交易日,配额累计成交量约为1.79亿吨,累计成交额超过76.61亿元人民币。按履约量计算,首个履约周期的履约率达到了99.5%。
“建设全国碳市场,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动
绿色低碳发展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是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重要的政策工具。”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项目主任Kristian Wilkening表示,“一方面,有利于推动其管控的高排放行业实现产业结构和能源消费的
绿色低碳化,促进高排放行业率先达峰;另一方面,能够为
碳减排释放
价格信号,提供经济激励机制,将资金引导至减排潜力大的行业企业,推动绿色低碳技术创新。”
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技术顾问张铮告诉记者,目前,全国碳市场的制度体系和基础设施建设也初步完成,《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和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等管理制度,以及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核查等技术规范已先后出台,重点排放单位温室气体排放信息管理系统、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和
交易系统按期上线和运行;省、市级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正在建立数据质量管理长效机制,并加强了与碳市场相关的监督和执法工作。“可以说,全国碳市场在首个履约周期内总体起到了平稳过渡的作用。”张铮认为。
碳配额是碳市场的核心环节。
碳配额的松紧程度、发放方式直接决定了碳市场的活跃程度及
碳价水平。2021年下半年,碳市场开盘后活跃度不高,业内人士普遍认为这与碳配额过于宽松有关,因此收紧配额的呼声愈发高涨。
总体来说,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周期整体运行平稳,企业减排意识不断提升,市场活跃度正在稳步提高。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