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农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尹成杰:关于实现“双碳”目标下农业碳汇的思考

文章来源:农民日报碳交易网2023-06-21 15:20

目前农业碳汇开发利用的基本构成

 
从我国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各业角度研究和考虑,农业碳汇内涵丰富,包括农作物碳汇、土壤碳汇、畜牧业碳汇、森林碳汇、草原碳汇、渔业碳汇、茶园碳汇、竹林碳汇等,呈现多元结构和多元化形成路径。不难看出,农业碳汇与山水林田湖草沙密切相关。山水林田湖草沙是农业碳汇基本构成的重要载体。
 
从全球农业碳汇开发利用看,对农业碳汇的规律性、功能性认识以及价值实现,仍有待深化和探索。科学认识和利用农业碳汇功能将是农业绿色发展的一场革命。当前农业发展进入重视碳汇时期,农业绿色发展的成果将给人们带来更多福祉,农业功能将进一步发挥,农业地位将进一步提升。
 
一是农田碳汇。农田碳汇是农业碳汇的重要组成。农田碳汇内容丰富。(1)农作物碳汇。主要是指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消纳吸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而发挥固碳作用。我国农作物种植面积巨大,可达25.3亿亩(含复种指数)。其中,粮食面积达17.7亿亩。种植农作物虽有温室气体排放,但碳汇功能数量巨大,据《农田生态系统碳汇研究进展》数据,农作物碳汇占农田碳汇的10%-20%。(2)土壤碳汇。主要是指通过改善土壤条件、种植覆盖作物、采用保护性耕作等措施,发挥土壤的吸碳固碳作用,将一部分二氧化碳储存在农田土壤中。提高土圵有机质含量是增强土圵固碳能力的关键。据《 土壤呼吸作用与全球碳循环》数据,全球土壤每年吸收约25亿吨二氧化碳,约占全球碳汇总量的20%。全球土壤中储存的有机碳约为1500-2400亿吨,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2-3倍,土壤碳汇对全球碳循环和气候调节具有重要作用。(3)林木碳汇。林木碳汇是指通过农田林木吸收和储存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农田林木主要包括农田防护林带、田间道路林木、田间地头林木等。
 
二是农作物秸秆综合循环利用碳汇。秸秆综合利用碳汇是指通过对农作物秸秆的有效利用,对农作物秸秆实行肥料化、饲料化、原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利用,替代部分化肥和石化能源,促进节能减排,这就形成肥料化替代部分化肥碳汇,饲料化替代部分粮食等饲料碳汇,材料化替代部分木材碳汇,能源化替代部分化石能源碳汇,基料化替代部分木质基料碳汇。据《中国秸秆资源数量估算》数据,我国年度秸秆总量约10亿吨,综合循环利用潜力巨大。据《中国秸秆资源数量估算》数据,农作物秸秆和废弃物综合利用碳汇一般占农田碳汇的20%-40%。据《中国秸秆资源数量估算》数据,秸秆还田碳汇、生物质能源利用碳汇、饲料和生物材料制品碳汇,分别占50%-70%、20%-40%、10%-30%。
 
三是森林碳汇。森林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很强碳汇功能。森林碳汇,主是指森林中林木和各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温室气体并消纳存储碳的过程。全球森林碳汇占碳汇总量的46%。一个国家的森林面积、积蓄量和覆盖率是该国森林碳汇的决定性因素。我国是林业大国,人工林面积占世界第一位。目前,全国森林面积2.2亿公顷,人工林面积7954万公顷,林木积蓄量175.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23%。近年来,我国林业体制改革和林权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实行严格的森林保护制度,禁止砍伐和采伐林木,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大森林保护力度,加快植树造林步伐,全国森林面积逐年增加,林木积蓄量逐年提高,森林碳汇功能不断强化。
 
四是畜牧业绿色发展碳汇。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走畜牧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路子,既可以减少碳源,又可以形成碳汇。通过改进饲养管理,节能减排,优化饲料结构、减少甲烷排放,加大粪污综合治理、实现无害化资源化循环利用等措施,降低畜牧业对温室气体排放的占比,提高畜牧业碳汇能力。
 
五是农业生物质能源碳汇。农业生物质能源碳汇是农业碳汇的一种重要业态,形成碳汇潜力很大。将农业废弃物和部分农作物秸秆等生物质资源转化为生物质能源(如生物质燃料、生物质燃气等),可以替代部分化石能源,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这种方式还有助于提高农业投入品等农业资源利用率,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
 
六是茶园碳汇。茶园碳汇主要包括茶树碳汇和茶田碳汇。茶树通过光合作用把二氧化碳转化为茶树生长所需物质,同时发挥固碳和释放氧气的作用。茶田土壤又具有吸碳固碳的作用。我国是茶叶生产大国,有着悠久的茶叶生产历史。目前,我国有茶园面积2527.05万亩,积极开发茶园碳汇潜力巨大。实现茶园碳汇价值,对茶叶生产绿色发展,促进茶农增收,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在我国贵州、福建茶产区,有的茶园已实现碳汇交易。
 
七是竹林碳汇。竹林碳汇,主要是指竹子在生长过程中同林木一样通过光合作用,吸纳和转化温室气体,具有固碳作用。而且竹子是重要土特产,多年生植物,具有再生性。我国是竹子生产大国,竹林面积超过1亿亩,竹林碳汇大有可为。在我国竹产区,已有竹林碳汇项目实现碳汇交易。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