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碳汇渔业”到“蓝色粮仓”:技术机制
“碳汇渔业”是落实“蓝色粮仓”战略的重要保证,需要养殖等相关技术革新的支持。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养殖品种的选择。就目前的技术而言,成熟而且早已实现产业化生产的是贝类和藻类养殖。它们产量高,产量稳定,通过光合作用或大量滤食浮游生物,从海水中吸收碳。大型海藻的筏式养殖目前已经有比较先进稳定的技术, 而且养殖范围可以拓展到离岸深水区。
据唐启升院士的研究数据,1999-2008 年间我国通过贝藻类养殖每年从水体中移出的碳量为100万-137万t, 平均120万t, 10年合计移出1204万t;相当于每年移出CO 2 440万t, 10 年合计为4415万t。我国海水贝藻养殖每年对减少大气CO 2的贡献相当于义务造林50多万hm 2,10年合计造林500多万hm 2,相当于节省国家造林投入近400亿元。然而,不同海域在日照气温和水中营养盐方面存在差异,水中浮游生物种类也有差异,因此不同海域在贝藻类养殖品种的选择上有所区别,要集中于那些具有良好碳捕获能力并对当地条件有良好适应性的品种,不能仅考虑产品的市场价值,不加分析地投产养殖品种,造成产量和品质皆不理想。
养殖品种中不仅贝类和藻类有良好的固碳能力,实际上还包括以浮游生物、贝类和藻类为食的鱼类、甲壳类和棘皮类等市场价值更高的水产品种,这些水产品种通过食物网机制,在食物链的较低层次,大量消耗和使用固碳的浮游生物、贝类和藻类,对其养殖与收获也等于从海洋中净移出大量的碳,并有助于消耗市场上消费不了的贝藻产出。
二是养殖品种的科学组合。藻类养殖构成海洋初级生产力,成本低,风险小,产量高,固碳能力与生物能源转化率高,理论上应该在养殖型碳汇渔业中占比最大,但藻类作为食品难以满足人民对动物蛋白日益增长的需求和对海产口味提升的期待。相比而言,滤食性贝类壳体固碳能力强,肉味鲜美,在目前的技术条件下,生产风险相对易控,产量稳定,逐步成为海水养殖的重点,名特优品种的养殖技术不断攀升,目前市场上各种优质生蚝、长竹蛏等水产品比例不断增加,适应了人民越来越高的消费需求。
在贝藻类养殖基础上,要考虑滤食鱼类、甲壳类和棘皮类等以浮游生物、贝类、藻类为食的海产品的组合养殖,其中以海参代表的棘皮类海产品的经济价值不断攀升,这些海珍品的市场价值能保证“碳汇渔业”的可持续性增殖。在了解高附加值海产的不同食性与当地海区的自然条件前提下,形成以贝藻为基础养殖品种的,多营养层次的综合养殖(IMTA),以求养殖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最大化。目前国内已经探索出一些成功的养殖模式,例如荣成俚岛海域的“鲍一参一海带”多营养层次模式、桑沟湾的“藻一鲍一参”循环立体养殖模式以及山东的“鱼一贝一藻、鲍一海带”和“鲍一海带一刺参”模式,均通过立体多层次海水养殖技术,产生良好经济效益。三是养殖技术的提升。积极发展新型养殖技术和养殖方式,实现由滩涂和浅海养殖向深海养殖拓展。
海水养殖开发区域目前主要集中于-10米等深线以内的滩涂与浅海,以后需要向-20米、-30米等深线的深水区域推进,缓解近些年我国由于近海养殖空间趋于饱和带来的养殖压力。技术方面,今后应加大深水网箱养殖配套设施和材料研究,推广集约化养殖技术,政府推动建立深水网箱养殖产业示范区。挪威、日本等渔业强国在这些方面有先进经验,值得借鉴学习。韩立民等学者认为,应该推动我国深水网箱养殖从离岸管理转向陆基管理或海洋
平台管理及自动控制系统管理。也许随着5G 通信技术进步,物联网建设飞跃发展,深水网箱养殖管理的智能化能为深水养殖产业带来革命性发展机遇。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