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可以采取的行动
本回顾指出了各社区以及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可以自己采取的许多行动。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其实许多国家和公司已经开始行动了。但是,大多数国家的单独排放量与全球总量相比仍然很小,而要稳定大气中的温室气体浓度,却需要大幅度地减少排放。缓解气候变化提出了为全球公共利益做出安排这一经典问题,与其他环境挑战有同样的关键特征,需要跨国管理共有资源,避免“搭便车”的现象。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以及其他许多非正式伙伴关系和对话都提供了支持合作的框架,也奠定了进一步采取集体行动的基础。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对这一问题的紧迫性和气候变化政策的长期目标要有共同的全球看法,基于多边框架的国际做法以及协同行动对于回应这样规模的挑战十分重要。气候变化行动的国际框架应该鼓励不同国家以不同方式体现出领导作用,并作出回应;还应当协助和激励所有国家的参与。这些国际框架应该遵循效力、效率和平等的原则,这些原则已经为现有的多边框架提供了基础。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采取行动的需要十分迫切:许多发展中国家对能源和运输的需求正迅速增长,很多发达国家也即将开始更新相当比重的资本。未来10 到20 年的投资,有可能把今后五十年的排放量锁定在非常高的水平,但也有可能为全球迈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提供机遇。
国际合作必须涵盖减少排放量政策的所有方面,既包括定价、技术、扫除行为障碍,也包括对因使用土地而产生的排放采取行动。同时,国际合作必须促进和支持适应行动。现在采取行动存在相当的机遇,既包括能够产生直接经济收益的领域(比如提高能源效益,减少废气燃烧),也包括开展大规模试点项目的领域。这些项目能够获取重要的经验,指导未来的谈判。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在行动的每个相关层面都要就一系列的相互责任达成一致,这将有助于实现降低气候变化风险的总体目标。这些责任应当考虑成本和承担责任的能力,还要考虑起点、增长的潜力和过去的历史。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要确实获得基础广泛和持续的合作,就需要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公平地分配所需做出的努力。没有一个单独的公式能够在各个方面都做到公平。但是根据收入、历史责任和人均排放量的计算都表明,富国应当承担起责任,到2050 年时,把排放量与1990 年相比减少60-80%。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如果增加了透明度,使国家之间的行为可以比较,就能够鼓励和延续合作。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在全世界创造一个广泛相似的碳价信号,并使用碳资金加速发展中国家的行动,是国际合作的迫切优先问题。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要降低减排的总体成本,就必须采用基本相似的碳价格。这个价格可以通过税收、交易或监管来建立。通过国家行动和国际合作,可以加速私营领域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
《京都议定书》已经建立起支持国际排放量交易的宝贵体制。很有必要再接再厉,从这种做法中汲取经验。我们有机会利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开展对话,回顾《京都议定书》的效力,再加上广泛的非正式对话,以这些方式探索前进的方向。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现在,私营领域的交易机制处于国际碳资金流动的核心。连结并扩大各地区和行业的排放交易机制(包括国家层次以下的以及自愿的机制)需要更多的国际合作,也需要在发展适当的新体制上取得进展。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欧盟排放交易机制的第三阶段现在做出的决定为该机制发挥影响,并成为未来全球碳市场的核心提供了机会。
欧盟排放交易机制是世界上最大的碳市场。目前正在讨论该机制2012 年以后第三阶段的结构。这是规划明确的长期愿景的机会,可以使该机制成为未来全球碳市场的中心。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有些因素会有助于为欧盟排放交易机制规划可信的愿景。欧盟设定排放量的总限制时,应当确保排放额度在市场上呈稀缺状况,对所有相关行业的分配额度订立严格的标准。交易期间应该经常发布明确的排放量信息,以此提高市场透明度,减少不必要的价格骤升或意外崩溃的风险。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修订的规则,包括未来交易期的分配基础都很明确,这将为投资者创造更好的可预见性。如果不同时期的排放额度可以储蓄(或借贷),这将有助于价格在一段时间之后趋于平稳。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拓宽对其他主要工业的参与,以及对航空业等的参与,都将有助于深化市场;增加使用拍卖的方法也将提高效率。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使欧盟排放交易机制能与其他新兴交易机制(包括美国和日本的交易机制)连结起来,同时保持和发展这些体系,使在发展中国家减少的排放量也能被利用,这些做法既有可能改善流动性,也有可能确立全球碳市场的核心。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按比例增加碳资金向发展中国家的流动,以支持各项减少排放量的有效政策和项目,这将加速向低碳经济的过渡。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发展中国家已经在采取有实际意义的行动,使经济的增长不依赖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例如,中国已经在国内采纳了雄心勃勃的目标,要在2006 年到2010 年将单位GDP 能耗降低20%,同时推广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印度也为同一时期制定了综合能源政策,其措施有让贫困人口获得更多清洁能源,还有提高能源效益。
《京都议定书》提出的清洁发展机制是目前支持在发展中国家低碳投资的主要正式渠道。《京都议定书》允许政府和私营领域在迅速增长的新兴经济中向减排项目投资,并提供了一种支持不同地区排放交易机制之间联系的方式。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在未来,要支持符合成本效益的减排,就需要国际碳资金流动的规模实现转变,也需要有相关的机构机制。在发展中国家,低碳型投资的递增成本可能每年至少为200-300 亿美元。要为这些成本提供援助就需要大大增强交易机制(诸如欧盟排放交易机制)的雄心。同时也需要有一定的机制,把私有领域的碳资金与政策和项目计划连结起来,而不是只与个别项目相挂钩。而且,援助应该在国家、地区或行业的减排目标下实施。这些资金流在加速发展中国家的私人投资和政府行动中将至关重要。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现在就有建立信任,尝试形成大规模的资金流以投资于低碳发展道路的机会。如果现有的排放交易机制(包括欧盟排放交易体系)能尽早发出信号,表示能在何种额度上接受发展中国家的碳借贷,这将有助于在这个建立市场和展示可能性的重要阶段中保持连续性。
国际金融机构在加速这一进程中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世界银行和其他多边发展银行构建的清洁能源投资框架,为促成和扩展投资流提供了相当的潜能。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