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时报:如何解决新能源车政策热、老百姓购买欲不高的问题?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耿晓冬:新能源电动车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是主要原因。新能源电动车有一个壁垒是充电时间长,虽然现在一些大型商场安装了充电桩,但对于车主来讲,每天去商场充电这并不现实。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魏而巍:充电桩不够用,让不少打算购买新能源车的市民望而却步,建议相关部门对这几年充电桩建设实际效果进行评估,甚至建立充电桩建设精准投入评估系统,以避免资源浪费。看看市民用得怎么样、电桩保养得如何,对充电模式、插头标准、建桩位置等市民是否满意。政府需要有一个全面科学的数据分析,实施策略要考虑合理。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京华时报:如何解决北京老旧小区安装充电桩的问题?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郭耕:目前,解决北京老旧小区安装充电桩也是制约新能源车推广的一道门槛。要解决这个问题确实不能一蹴而就。受制于安全问题、电流载荷问题以及经济问题等,要在老旧小区大量安装充电桩,确实还需要政府牵头制定一系列的配套解决方案。同时,还需要居民、物业和政府部门转变观念,集思广益,共同跨过这道门槛。
耿晓冬:对于一些暂时或者长期无法满足安装固定充电设施的老旧小区,政府相关部门要倡导、支持、发展移动充电服务运营机构。但这并非长久之计,政府还是应将市政设施改造到位。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对于设施改造资金问题,合理的改造资金应来自政府的一定补贴,民间资本的投资,设施使用者也应该出一部分。但目前的障碍是,电力系统有很高的壁垒,不少企业想投资但却被阻挡在门外,要想加快新能源电动车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政策上应该更宽松些。
魏而巍:先在具备条件的小区用上,让总量先提升,降低能源风险,最大的问题是供电线路的问题,从公共总的电源来拉线路引到小区,现在电容量不够,很多小区都不敢建,商品房的地下室很多不敢建。政府统一规划公共线路,最后物业和业主共同出钱。社区一定用电量是固定的,一旦出了安全事故要承担责任,表面上是物业和消费者的矛盾,实际上要政府协调。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陈小兵:目前,物业以施工影响居民出行,线路增容困难等原因拒绝安装充电桩的情况不少见。而职能部门的解决办法是让市民举报,物业公司在住建委年度评分中会减分。但这种方式效果也不一定好,应加大对拒绝安装充电桩的物业公司的处罚。
政府可以以政府文件的形式,明确何种情况物业必须安装充电桩,何种情况可以另想他法。在老旧小区,如果符合一定要求物业就必须安装,否则面临高额罚款或者吊销资质的可能。新能源车是未来汽车发展的方向,长远来看,应该研究将拒绝安装充电桩的问题以法律形式确定下来。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a np 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