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化控碳:关键在于“碳成本”疏导

文章来源:中国电业与能源刘光林2022-08-17 12:02

用能成本增加是发展“碳市场”面临的最大难题

 
控制碳排放,实现碳中和,是一项系统性工程,需要克服一系列困难。
 
“根据有关机构的统计,要落实‘双碳’目标,到2050年仅面向我国能源系统碳中和的新增投资就需要100万亿至140万亿元人民币。”黄少中补充说,我国发展碳中和产业还有巨大的资金缺口。
 
而当谈到我国碳中和产业技术发展情况时,多位专家表示优势与劣势并存。
 
黄少中介绍:“虽然我国在光伏、风电和特高压输电技术等方面发展很好,并且已经取得国际领先优势,但在‘控碳’方面还缺乏一些核心技术,如在高性能电磁材料、氢动力等方面仍然落后于一些西方发达国家。”
 
周健奇认为,我国在“控碳”方面的突破性技术创新不足。“很多技术瓶颈如果仅限于大气污染防治可以暂不考虑,但如果是‘控碳’则必须突破。而且,有些大气污染防治的办法解决不了‘控碳’的实质性问题。目前的技术创新以改进型为主,消费行业减碳的重大突破性技术很少,存在较大瓶颈。此外,氢能技术、储能技术、碳回收技术等的创新均须强化和加速。”
 
林伯强同样认为,我国在“控碳”方面的确存在一定技术劣势,不过在新能源发展方面是有优势的,相关技术已经走在世界前沿。
 
当然,在周健奇看来,我国在“控碳”方面还需要做好能源精益消费模式创新,“我国迫切需要形成与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能源精益消费模式,实施绿色低碳供应链管理。但由于长期的粗放式发展,以及传统的消费理念固化程度高,想根本性转变还须多方努力。”此外,她还认为,我国在一些关键点例如碳交易、微电网等方面,仍需要探索适宜的发展路径。
 
那么,该如何克服这些困难,推动“控碳”目标顺利实现呢?黄少中认为,光靠有为政府肯定是不够的,还必须依靠有效市场的协调发力。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