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自去年7月16日正式上线,到目前为止已达一年。在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下,全国
碳市场启动之初就被寄予厚望。“
碳市场是中国气候治理机制的重要创新,体现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政策机制上,由过去依靠行政命令和财政补贴,向基于市场的碳定价机制转变。碳市场将在中国实现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所长、教授张希良如是评价其重要意义。
但是,要实现促进
碳配额的流动性,更好地发挥碳定价的作用这一目标,全国碳市场还面临重重挑战。经过一年的实践,全国碳市场基本框架初步建立,运行平稳有序,交易
价格稳中有升,全国碳市场配额累计成交量1.94亿吨,累计成交额近85亿元,促进企业减排温室气体和加快
绿色低碳转型的作用初步显现。但与此同时,全国碳市场存在活跃度不高、用户未
履约、数据造假、碳数据核算难等问题。
如何真正激发碳市场交易主体的积极性?如何做好碳核算工作,确保数据质量可靠?除了发电行业,还有哪些主体应被纳入碳市场?要真正发挥市场这只“无形的手”,实现促进
碳减排的目标,还有诸多课题待解。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