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气候行动展望
2025年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二十周年,是我国作出“双碳”目标重大宣示五周年。我国必将以“双碳”目标为引领,加速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基于2024年全球和国内气候变化重大政策和行动的梳理分析,展望我国2025年及“十五五”期间可能采取的气候变化行动如下。
1.国家气候变化政策和管理趋向量化和精细化,强度趋强。一是建立和完善
碳计量基础性工作,包括
碳计量方法、基准、标准、规范和基础数据库等的建设。二是为地方政府、重点行业、工业园区设定五年碳排放量化管理目标或碳排放预算目标,即到2030年的量化碳排放目标,并作为考核地方政府、园区“双碳”工作的依据。三是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的温室气体排放台账。目前仅要求排放量达到较高门槛的高耗能企业(发电、冶炼、建材等)建立温室气体排放台账并纳入监管,在“十五五”期间,大多数企业及社会事业机构如医院、学校、体育场馆、博物馆等也将会被逐步纳入管控(国家管控或地方政府管控)。碳排放的精细化和量化管理将成为“十五五”期间政府管理碳排放的主要方向。
2.气候投融资大幅度提升。气候投融资将在“十五五”期间得到大幅度提升。随着“双碳”工作的推进,对投资项目在碳减排、减少气候风险方面的要求将进一步提升并成为投资审查的“必选项”。国家发展改革委此前已要求开展投资项目做碳减排评估试点。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等多边开发银行早在2012年前就把投资项目的碳减排评估和计量、降低气候风险效益等纳入项目评估,并把评估结果作为评定项目投资的依据之一,碳减排效益不显著的投资方案需要改进项目设计以实现更多的碳减排效益才能够获得批准。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开展几年来,在促进气候投融资的政策、标准、方法和实践方面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效。
“十五五”期间全面开展投资项目的碳减排评估、降低气候风险评估、大幅度提升投资项目的气候效益,时机已经成熟。当全社会的投资项目都具有显著的气候效益时,气候金融/绿色金融总量和占比就将大幅度提升。需要澄清的是,全社会的总投资不会因为气候/绿色投资增加而增加,气候投资的增加是基于减少那些没有“气候效益”或 “气候效益”不显著的项目的投资而增加的。
3.国内碳市场进一步加速发展,国际碳市场加速建设中。国内配额市场和自愿减排市场启动实施以来稳步发展,相关的政策、方法、指南不断推出和完善。基于2024年的工作进展,不出所料,2025年配额市场将会扩容至钢铁、电解铝和水泥三个高排放行业,新增约1500家重点排放单位纳入全国碳市场,碳市场覆盖的碳排放量将增加约30亿吨,使市场总覆盖量达到80亿吨、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60%。
在自愿减排市场方面,我国如今已经颁布了6个方法学,更多的方法学有望在2025年陆续出台。配额市场扩容加上更多的自愿减排方法学出台,以及16家券商被批准进入
碳交易市场,2025年国内碳市场将迎来新的加速发展。值得重视的是,目前地方碳市场发展前景不是很清晰:有地方碳市场试点的省市充分利用已经建立的地方碳市场交易
平台,通过充分利用市场手段促进地方的碳减排工作;但没有地方碳市场试点的省市(占绝大多数)就缺少这样的手段,只能依靠行政命令推进碳减排,或通过变通的办法利用“碳普惠”作为地方碳市场的交易
平台。
如中央政府能够明确鼓励地方政府充分利用碳交易市场手段管控排放门槛较低的企业和机构的碳排放,将有助于激发地方政府推进碳排放措施的积极主动性,地方政府可获得更多手段管控地方中小企业和机构的碳排放,活跃地方碳市场,对国家碳市场发展会是有益的补充和支持。
在全球碳市场发展方面,未来几年主要还是建立管理机构、开展机构能力建设、研究发布相关政策、方法学、运行交易规则等。国际碳市场的落地运行,还将需要数年时间。
4.低碳技术将成为投资决策的主要因素。实现“双碳”目标,最终要依靠先进低碳技术的应用。先进低碳技术研发、在投资决策中把技术的低碳水准作为决策要素之一,对促进碳减排非常重要。随着国家对碳排放精准和量化管理、在项目投资中开展碳减排评估、项目的碳减排效益得以在碳市场变现等利好政策和措施逐步推进,投资决策中评估技术的低碳水平将成为投资的必然要求,这也将促进更多资源投入到低碳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中。
5.绿色低碳逐步成为头部/链主/上市企业标签并带动中小微企业绿色低碳发展。在全球和国家绿色低碳发展大势浪潮影响下,绿色低碳必然成为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和上市企业突出的标签,并在企业ESG报告中作为亮点向社会公布。国务院国资委在2022年颁布的“中央企业节约能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办法”中要求“中央企业应发挥绿色低碳消费引领作用,强化产品全生命周期绿色管理,扩大绿色低碳产品和服务的有效供给,率先执行企业绿色采购指南,建立健全绿色采购管理制度,推进绿色供应链转型”;2023年,进一步要求国有企业带头执行企业绿色采购指南。
国企以及其他头部企业、链主企业和上市企业的绿色采购措施,很快会把绿色低碳要求传导到中小微企业。目前还没有“感受到”绿色低碳发展要求的中小微企业,很快将面临低碳发展要求的考验和抉择。相信不久之后,践行绿色低碳发展对于中小微企业而言将不再是一道“可选题”,而是“必答题”。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文|吕学都 国家气候中心原副主任、亚洲开发银行原首席气候变化专家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