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的金融风险传导渠道
多国央行以及 IMF、世界银行、
绿色金融合作网络(NGFS)等国际机构普遍认为,气候变化会带来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两类“风险因素”。其中,物理风险是由日益增多的干旱、洪水和风暴造成的严重灾害,以及由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和降水变化等气候模式逐步变化造成的慢性灾害。这类风险会造成巨大的财务损失,损害资产价值和借款人信誉,从而对金融部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转型风险则产生于向
低碳经济快速调整的过程中,这种调整需要对经济进行重大的结构性改革,从而引发对资产价值的重新评估,影响借款人的收入和信用,最终给金融机构带来信贷风险、给投资者造成市场损失。
气候变化引致的物理风险和转型风险主要通过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和操作风险等四个金融渠道作用于实体经济和金融资产,进而影响金融稳定。
一是信用风险渠道。气候风险的直接或间接暴露会造成借款人债务偿还能力的恶化,从而导致更高的违约概率和更高的违约损失。同时,用作抵押品的资产的潜在贬值也会增加信贷风险。如 Noth 和 Schüwer (2018)对美国的研究发现,受灾害影响地区的银行不良贷款和止赎率(借款人丧失赎回抵押品权利的比例)高于其他地区,大大增加了银行的信贷风险。
二是市场风险渠道。气候灾害或市场突然转型会引发市场
价格变动,一旦金融资产
价格出现幅度较大、范围广泛的下跌,就有可能影响金融稳定。英格兰银行在《气候变化对英国银行业的影响》(2018)中指出,向低碳经济转型速度过快,资产价格估值变化可能会破坏市场稳定,引发亏损的顺周期性,导致金融状况持续收紧。
三是流动性风险渠道。据彭博
新能源财经分析,当前石油和天然气资产的股票市值已接近 5 万亿美元,大部分在金融业的资产负债表上。随着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显现,拥有较多碳密集型资产的金融机构资产负债表会受到极大冲击。在严格的资金和流动性条件下,资产负债表脆弱的金融机构可能无法在短期内进行再融资,进而出现流动性紧张局面(BIS,2020)。
四是操作风险渠道。极端天气可能会直接导致金融机构业务的中断,如金融机构的办公楼或数据中心受到损害,其业务流程和整个链条上的机构都会受到影响。此外,如果金融机构不适应低碳转型要求,其声誉也会受到影响。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