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利 与ESG的“天平”:需在企业可承受范围内
企业的本质是逐利的,而ESG的本质是投资价值观的问题。“金箍”一戴,意味着企业不能随便投资,这是一个辩证的问题。
黄俊鹏指出,顺应国际潮流,肯定会让一些企业脱颖而出,会有新兴的产业崛起,单就E(环境)这一领域的关注,我们要去追求它,但是不能过度强调它,一定要在企业的可承受范围之内。
“以国企为例,不能只要单位GDP的排放强度,还需要达到一定的金融指标,要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民营企业背后有股东,上市公司每年也有增长要求。企业要增长,这要求销售面积越大,开发量便越大,碳排放会越高,这是肯定的。”
以煤电企业来看,2021年7月16日,全国
碳市场正式启动上线交易。根据国家规定,从当年6月底到2021年底,2000多家企业要完成碳排放配额的分配、交易、
履约清缴等全流程。
黄俊鹏认为,对于民营企业而言,企业不能只挣钱,还要考虑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的排放所带来的社会影响,这是国家强制做的,企业必须坚持,这是一个游戏规则,也是企业社会责任。
大型企业愿意承担ESG所带来的成本,但市场竞争力会面临下降风险,就像一架摇摆的天平,需要找到平衡支点。
“煤电企业的做法是转变经营发展模式,去投资光伏产业,建光大量伏电站,以前用煤炭发电,现在变成了光伏发电、水力发电水。例如,三峡电站投资了大量光伏电站、水电站,新疆有大量风电。”
黄俊鹏认为,ESG评价里对财务指标的考核并不是很多,更多是E(环境)方面的绩效,环境绩效包括绿色建筑数量和覆盖面积,企业绿色运营,有没有购买绿电、有没有做碳中和规划、有没有减碳运营管理方面的措施。S(社会)这部分包括员工健康福利、慈善捐赠等很多元素。G则侧重自身的企业管理。
“ESG让企业多了一个融资渠道,有利于做
节能减排企业脱颖而出。从资本市场角度考虑,有可能短期之内不见得获得多么大的回报。但就长远来看,ESG肯定会提升企业的价值。”
一方面考虑经营,另一方面要降碳。黄俊鹏指出, “碳达峰”会改变企业的经营模式,让企业要么投资一些新兴的低碳产业,要么降低碳排放强度。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