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现“碳达峰”面临的挑战
尽管我国的二氧化碳减排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要实现2030年碳排放达峰、碳强度下降60%~65%的目标,依然面临着众多挑战。
首先,目前我国碳排放仍在增长,碳减排任务繁重。根据全球碳项目公布的数据,我国2017年以来,二氧化碳排放增速又开始出现小幅上升的趋势(见图表1),而碳强度下降幅度虽然已经提前完成2020年目标,但随着时间推移,碳强度下降难度也会越来越大,完成2030年目标也存在一定压力。
其次,在《巴黎协定》增强的透明度框架下,我国面临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巴黎协定》确立了各缔约方自下而上的“国家自主贡献”减排合作模式,虽然增强了各国减排的自主性和灵活性,但却缺乏强制性约束,而透明度框架通过构建各国减排的核查、报告和验证(MRV)机制可以有效弥补了这一不足,因此,《巴黎协定》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强的透明度框架,并于2018年在波兰卡托维兹举行的第24次缔约方
会议(COP24)上确定了具体的透明度框架模式、程序和指南。相比此前的要求,增强的透明度框架中,许多具体的报告规定,特别是针对发展中国家的报告规定都得到了加强(见图表3),如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透明度要求将遵循一套共同的准则和程序,但对发展中国家提供了一定的灵活性,而在此前UNFCCC下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要求不同(WRI,2020)。值得一提的是,在COP24谈判期间,发达国家曾希望将中国归入发达国家阵营,和他们遵循同样的透明度要求(王仁贵等,2019),尽管最终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仍然享有一定的灵活性,但也可以看出我国在减排路径透明度方面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国际压力,因此我国在积极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亟需建立一套透明的、可计量的、可验证的核查报告机制。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最后,我国气候资金缺口较大,根据对我国气候资金来源现状和未来资金需求的分析,要实现2030年左右碳排放达峰的国际承诺,每年资金需求约为3.1-3.6万亿元,而政府财政资金只是杯水车薪,亟需金融业,特别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深度参与并提供气候投融资支持。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