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构建创新的生物多样性信用机制

文章来源:绿色中国陈元哲 李怒云2024-12-20 10:09

基于碳信用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机制

 
针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资金短缺问题,中关村绿色碳汇研究院在云南大学校长方精云院士生态碳汇课题支持下,参照碳汇项目的开发模式,探索将可量化的碳汇和难以量化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相结合,编制了创新方法学《菲氏叶猴栖息地保护碳汇项目方法学》。
 
该方法学在碳汇项目方法学的思路和框架基础上,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内容融入其中。依据方法学,启动了包括项目设计文件编制、现场监测和首次核查在内的开发工作。采取一系列精心策划且富有成效的措施,旨在项目区域内全面加强并加速濒危野生动物菲氏叶猴的保护与生态恢复进程。通过组织社区参与乡土树种的补植补造,开展林下中药材种植、减少薪柴采伐等森林可持续经营措施以及强化护林防火等增汇减排行动,构建了集碳汇效益、生物多样性保护以及促进社区经济发展于一体的多元化示范项目。笔者将这种叠加了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碳汇产品,称之为“以碳汇标注的生态产品”。也就是说这种产品的“标的”不仅有碳汇,还有保护生物多样性、促进社区增收等其他“非碳效益”,是具有多重效益的高质量碳信用。尽管此类产品未被纳入强制碳市场用以控排企业完成碳排放配额的部分抵消,但它与国际上众多自愿碳交易模式并肩同行。作为企业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披露及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亮点,彰显着企业对绿色未来的承诺与实践。
 
在上述背景下,对于那些生态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区域及天然林覆盖率较高的山区,即便当前缺乏直接符合CCER机制下的碳汇项目开发条件,仍能通过创新路径,推出“以碳汇标注的生态产品”并促进其交易实现价值,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开辟新路径。
 
值得强调的是,参与碳汇产品交易的林地,必须依据设计的项目方案进行严格管理,旨在提升森林质量,确保预期的碳汇增量。尤为重要的是,将生物多样性保护融入此类项目之中,不仅能够驱动森林质量的进一步提升,还能够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社区经济发展之间架起桥梁,成为践行《昆蒙框架》具体行动落地的有力抓手。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4055651号-1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