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转型金融,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风险挑战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马新彬2022-04-22 13:36

转型金融提出的逻辑

 
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转型。顺利实现这一转型的关键,是摆布好短期与长期、转型与稳定、增长与风险的动态过程。目前,绿色低碳转型已成为各方共识,人们关注的焦点也已从“要不要转型”逐步转向了“应以什么样的节奏”转型和“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转型。在推动绿色转型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种倾向性的认识,即认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就是要尽可能少地使用高碳资源(如煤炭、火电),而尽可能多地采用低碳或零碳产品或技术(如风电、绿氢),尽快推动绿色转型。上述认识体现在金融部门身上,就是尽可能减少对高碳行业企业的资源配置,而将信贷资源尽可能多地向“绿色”项目倾斜,甚至不是绿色项目就不给予贷款。上述认识合乎情理,不过一旦形成一致性预期,可能使得金融部门和投资者对搁浅(棕色)资产或潜在搁浅资产热情下降,高碳项目的融资渠道越来越受到限制。由此可能导致的结果是,减排节奏上往往倾向于“运动式”,资源配置上往往尽可能压缩高碳行业(如煤电)的信贷支持,不仅会加剧经济的无序波动,加大经济下行的压力,还可能放大金融风险的传染。
 
发达经济体的实践表明,从高碳向低碳转型,是一个长期的曲折过程。在此过程中,经济发展是个有约束的多目标问题。许多高碳行业(如我国,电力、工业、交通运输碳排放占比分别为51%、28%、9.9%左右)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柱,短期内不会退出,而是会在较长时期内持续发挥作用。然而,在目前的绿色金融体系下,依据绿色标准和金融机构风控要求,许多高碳项目并不属于绿色金融所支持的范畴,很大程度上也会被金融部门排除在信贷支持之外。由于绿色产能对高碳产能的替代不会在一夜间实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量的高碳项目在向“低碳”“零碳”转型过程中仍需持续的资金投入,否则很容易转弱乃至萧条,拖累经济下行。正是考虑到“转型”并不必然意味着当前的活动或项目是绿色或低碳的,而是一个高碳活动随着时间推移向绿色低碳转变的动态过程,加之绿色金融已形成了相对成型的“范式”(目标、工具、标准等),从而就需要在绿色金融体系之外,寻找更为多元的金融工具,支持转型活动,形成对现有体系的增量补充,这就是转型金融呼之欲出的逻辑。
 
笔者认为,转型金融的提出,体现了一定的均衡思想,其意义在于大大拓展了金融业对环境和气候友好型项目的支持力度,转型金融所支持的“活动”未必是绿色的,但符合转型要求,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降低碳排放,减缓气候变化。目前,转型金融在全球范围内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形成一个被广泛认可的定义、标准和框架。从现有的研究看,转型金融主要是指金融支持高碳、高耗能、高污染项目和活动向低碳、清洁和能效提升动态转变的过程,既包括长期活动,也包括临时活动。概念上,转型金融注重低碳的“过程”导向,绿色金融注重低碳的“结果”导向,二者所涵盖的范围有所不同、对象有所差别,但目标(碳中和)一致,并且均要考虑气候变化转型风险的影响。实践中,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解决金融资源配置的供需缺口,共同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从转型金融提出的逻辑来看,其本身蕴含着两方面的基本要求。一个是,支持包括高碳行业在内的转型活动,保证一定增速的经济增长,减少碳排放不是减少生产力,也不是降低增长速度。另一个是,防范转型活动过程中的经济金融风险(主要是转型风险),尤其要防止在不具备绿色技术的情况下人为打乱正常的供求秩序,保证市场主体沿着最优路径有序转型。从近年来的实践看,由于转型风险所具有的系统性冲击和结构性影响,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影响金融稳定,故而逐渐成为宏观审慎所关注的内容。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