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比较制度角度研究分析我国低碳金融模式发展状况

文章来源:中国碳排放交易网李俊一 陈相忠2013-04-12 08:32

二、中国低碳金融市场发展现状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 放_交-易^网^t an pa i fang . c om

与发达国家低碳金融市场发展相比较,“低碳金融”对于国人还是一个相当陌生的概念,目前涉足“低碳金融”的境内金融机构也是凤毛麟角,更谈不上完善的交易体制。但随着碳交易市场的迅速发展,虽然从长远看,全球碳市场仍是存在风险的商业领域,可是由于其中蕴涵着巨大商机,越来越多的金融机构竞相涉足碳金融领域,通过为减排项目提供融资服务和开展碳排放权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在激烈的同业竞争中赢得更为广阔的市场。以中国的情况而言,我们拥有发展低碳金融的巨大潜力。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一)中国发展低碳金融的可能性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京都议定书》规定,具有减排义务的发达国家可以向发展中国家实行清洁发展机制的项目购买减排额以达到减排任务,目的在于鼓励发展中国家实行节能减排。中国由于其在发展中国家的地位,在参与《京都议定书》框架下的国际碳交易中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另外,由于中国市场经济的不成熟,使得参与强制性国际碳交易,成为国际碳减排额的主要供方,成了中国发展碳金融的主要措施。近年来,我国在国际碳交易供方市场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2007年的确切数据显示,中国的CDM供方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73%。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排.放_交^易=网 t a n pa ifa ng .c om

(二)中国“碳金融”市场蕴藏巨大商机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如果要为中国经济寻找可持续的若干节点,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十一五“节能减排约束性指标”无疑是不可或缺的事件。而由此产生的约3000亿元的投融资市场,则是带给中国金融的新契机。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 om

中国低碳金融市场潜力巨大。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 中国家,虽然没有国际减排义务,但有保护环境和家园的义务。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煤炭消费国(占世界消费量的31%)我国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居世界第二位,预计到2020年左右,中国的温室气体净排放量将与美国相当。也有统计公布,我国的每万元GDP能耗相当于2.6吨煤,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0倍,是日本的20倍。据易碳家了解到,国际上有人认为,要实现国际公约“把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稳定在防止气候系统免受危险的人为干扰的水平上”的最终目标,要以中国实施大量减排为先决条件。一派观点虽不足为据,但我们面临的温室气体减排压力由此可见一斑。我国政府已经提出到2010年每万元GDP能耗指标必须降到2.1吨。对中国金融界来说,何尝不可以把国家和社会面临的压力化作难得的市场机遇呢?何况金融界、非金融界同在一片天空下,完全可以在履行共建和谐世界的社会责任之时分享低碳金融时代的蛋糕。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据有关专家测算,2012年以前我国通过CDM项目减排额的转让收益可达数十亿美元。为此,中国已经被许多国家看做是最具潜力的减排市场。2009年6月18日,全球最大的“碳排放额”现货交易市场?D?DBlueNext与中国首家国家级环境权益交易平台?D?D北京环境交易所北京签署协议,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根据协议,双方将在中国共同建立清洁发展机制(CDM)项目的国际化信息平台。那么,依托CDM的“低碳金融”在我国应该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并蕴藏着巨大商机。由于目前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的主要类型是基于项目的交易,因此,在我国,低碳金融更多的是指依托CDM的金融活动。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企业积极参与碳交易活动,中国的低碳金融市场潜力更加巨大,本文内容来源于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paifang.com,转载须加网址。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