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碳交易制度发展中的挑战与突破
德国钢铁协会数据显示,2013年行业免费配额富余量达15%,部分企业通过转售配额获利,却延缓了减排投资。当年欧盟
碳价暴跌至3欧元的“地板价”,暴露出免费配额过度分配的制度缺陷。对此,德国启动法律修正、建立配额动态调整机制,通过《国家能效行动计划》强化工业能效标准,并于2019年出台“2050年能源效率战略”,德国联邦政府决定未来将继续提高能源效率政策的比重。通过在新的“国家能源效率行动计划”中绑定联邦政府为实现此目标而采取的必要措施,以此推动“能源效率2050路线图”的对话进程和碳排放交易进程。在此框架下,各社会团体以及经济界、消费者、科学家和联邦政府的代表将就实现2050年节能目标共同采取跨行业行动。同时,《温室气体排放许可证交易法》还为碳交易市场的有效运行提供了明确的法律依据;结合严格的许可证管理制度,德国严格把控在不同行业和企业中碳排放配额的分配和管理,以确保符合本国和欧洲的减排目标。
德国通过《气候保护法》设立跨部门气候内阁,建立年度减排目标审查制度,确保法律体系随市场变化动态调整,碳排放交易立法体系充分体现了这一法治目标。正如柏林洪堡大学环境法教授穆勒所指出的,德国正经历从行政管制向市场驱动的深刻转变。这其实也是我国当前正在面临的阶段。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