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碳市场的馅饼与陷阱:知名企业花钱忙漂绿,“碳倒爷”如何钻空子?

文章来源:知识分子于杨今奇2023-08-19 23:31

中国自愿碳市场的机遇与挑战

 
“双碳”目标宣布以来,中国企业积极响应,多家互联网、金融、制造等领域的龙头企业纷纷披露其碳中和行动报告[26],采取较多的行动包括废物减量回收,采购可再生能源和使用新能源运输,而这几项措施都仍受到市场发展不完善,信息门槛,大部分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等挑战[27]。于是大量购买碳汇也成了很有吸引力的“减排”途径。
 
然而实际上,虽然北京、福建等一些地区有碳信用项目,但一般只限于本地市场交易,探讨多年的中国核证自愿减排量(CCER)市场曾于2012年上线,然后2017年项目申请暂停[28]。今年6月,生态环境部在新闻发布会上再次重申CCER将力争在年内重启,使业内对其关注持续升温[29]。
 
媒体报道,过去两年,全国多地上市公司、中介、碳资产管理公司都在储备林业、分布式光伏、甲烷减排等项目,预计CCER市场规模最高可达上万亿元[30]。
 
气候未来创始人、《碳中和时代》作者汪军告诉《知识分子》,CCER受关注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可以让更多的普通人参与到碳市场,大家期待自己身边的一些资源能够变成CCER,从而变现。目前国内使用碳抵消的多为国央企和头部上市公司,更多的参与者也可以带动整个市场的广泛性和活跃度。
 
汪军补充说,CCER虽然叫做自愿减排机制,但是在中国也用于强制碳交易市场的企业履约。所以它既可以用于自愿市场减排也可以用于政策下的强制碳市场。
 
然而,潜力无限的CCER也面临着一些可能的挑战。
 
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项目主管陈美安有多年气候领域的项目经验,她告诉《知识分子》,目前还不清晰的就是国内对碳抵消的需求有多大。强制碳市场配额以外还有多大的减排缺口需要CCER来补充很可能决定它未来如何发展。
 
汪军也提到,CCER的发展受碳市场的发展影响最大,比如控排企业的数量,配额发放的松紧程度,以及全社会减排的意愿。
 
2017年CCER被关停部分原因就是减排交易量小,个别项目不够规范,且供应量大于需求量[31]。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 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