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invent对GCMC全球碳管理大会的致辞信
Ecoinvent在信里表示:
“
我们非常激动地宣布与碳阻迹的合作关系。Ecoinvent正式成为碳阻迹碳云的生命周期评估数据提供方。作为碳云平台的用户,来自不同行业的供应链经理和产品设计师(如汽车、航空航天、机械和电子行业)都能从Ecoinvent的高质量数据中获益,用于产品开发、创新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我们非常期待与碳阻迹接下来的合作。
”
之前有一些纯学究机构非常纠结,到底我们的产品碳足迹是否都需要从最原始的原材料开始计算?这当然是一个理想的模式,能够把产品的碳足迹算得非常精准,但是我们遇到的问题就是这个方式在碳中和初期“过于理想”,尤其在中国这样一个数据收集都还存在很大挑战的当前背景下,这样的方式就非常有难度,会导致大量的企业望而生畏,工作无法推进。
现在大多数中国企业连上游的一级供应商的数据都无法收集完整,就更无法去谈它去追溯更上游的数据,所以这也导致产品碳足迹的计算遇到很多的困难和挑战,或者是企业要花费巨大的时间成本和费用成本,才能完成一个完整的产品碳足迹的计算。
举一个笔者亲身经历的一个反面例子,12年前笔者还在英国BFF工作的时候,当时我们是帮一些头部的消费品公司计算碳足迹,我们追求的是每个产品需要从它的最上游开始进行计算,每个产品当时计算的时间成本大概是两个月(当然英国人做事情的效率确实也不怎么高),花的成本为每个产品碳足迹1-2万英镑,所以即使非常头部的消费品公司(包括超市,如Tesco)一开始信心满满,提出了要实现全线产品碳标签的企业最后也因为经济成本和时间成本的不可行,最后都放弃了这个模式。
所以,我们希望倡导一种“从无到有”再“从有到优”的进阶模型,让企业第一步先能够把自己的碳足迹算清楚,再通过品牌影响力的倒逼,让上游的上游,上游的上游的上游,一步步才有可能去提供数据,这才是一个可行的路径。碳排放因子从古至今,从国外到国内都是一个普遍采取的用于计算碳排放的一个计算方法,当然我们的前提也是我们选的这些排放因子是相对比较权威的排放因子来源,这些数据才能够被采纳。
第四点,数据采集。数据采集难一直是很多企业面临的一个巨大挑战,企业开始接触碳排放碳管理的时候,是不清楚我们应该如何去收集碳排放的数据,或者是收集哪些数据,或者是总部知道收集这个数据,但是我的分子公司却不知道如何收集数据,类似这样的问题就是非常普遍的行业现象。
问题痛点很明确,如何解决呢?借大会这个难得的机会,碳阻迹也发布了碳云SaaS产品的最新升级版,碳云的三大核心产品:产品碳足迹、企业碳核算以及碳账户在大会上也展现了它们的亮点。自2021年9月碳云上线以来,碳阻迹团队一直在打磨、更新、迭代产品,经过这几次迭代,碳云逐渐体现了几个核心的优势:
基于碳阻迹过去1200家客户的实践经验;
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碳排放因子数据库;
设身处地从客户出发,为客户着想,想尽一切办法来降低客户使用的门槛,比如说像企业碳核算,碳云现在可以让一个不懂碳的人,可以在几分钟之内轻松完成碳排放数据的收集,这是我们希望达成的目标;
利用所有可能的人工智能的措施,例如自动匹配碳排放因子,尽量让用户减少额外的操作,让用户的体验逐渐趋于完善;
基于碳阻迹咨询团队、研究院以及其它外部顾问团队持续对碳云产品的加持和赋能。
考一下大家,影响中国实现碳中和的最重要的排放因子是什么?我们在跟企业天天打交道的过程中,得出了一个结论,就是电网碳排放因子是影响中国碳中和进程的最关键因子。为什么这么说?因为电网碳排放因子是所有企业都关心而且必须关注的一个最重要的排放因子。随着电气化的逐渐深入,绝大多数的企业碳排放都将来自于所使用的电力,来自于消耗的这些电力能源。一个企业要实现碳中和,必须清楚知道自己将来的电力碳排放有多少,也才知道自己离碳中和还有多远,也才知道需要付出多少成本才能走向碳中和。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