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关系
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关系是讨论气候多样性问题的一个永久主题。工业革命以前,两者的关系是以气候为主导的,即人类日常生活、社会形态、经济结构、当地文明乃至语言艺术等方方面面大多时间是为了适应气候。历史记录表明,气候变化所造成的异常可以导致一个高度发展的文明社会在短期内迅速消亡。工业革命以后,随着大气中二氧化碳的累积效应逐渐显现,人口、社会与经济所呈现的指数型上升,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也日趋显著。人类活动对气候影响与改变的程度,与气候的多样性和人类活动的方式、广度与深度有关。首先,人类活动改变了大气成分。大量观测表明,自从工业化革命以来,人类活动引起的各种气体成分排放到大气,明显地改变了大气中的成分组成,特别是温室气体所占的比例。据此,有不少研究成果认为,气候变暖与人类温室气体排放有密切的关系,甚至是变暖的主要原因。其次,人类活动改变了下垫面辐射性能。自然地表覆盖的反射率,通常只因地表覆盖的类型不同、季相不同而不同。自然地表由于人类的各种土地利用方式和强度,大大改变了自然地表的反射率,例如城镇、工矿、道路、居民点等建设用地,明显提高了地表反射率,通常比自然地表的反射率要高5%~10%。人类的各种土地利用方式使地表反射率发生很大的变化,地表反射率不同,则地表吸收的太阳辐射也就不同,这可明显地影响地表的辐射通量,这正是近地表温度分布不均的重要原因。再次,人类活动改变了下垫面动力结构。自然地表的风场与地貌及城市起伏有很密切的关系,因此,人类的各种土地利用方式使地表粗糙度发生很大的变化。特别是人类滥伐森林、盲目垦荒、城市建设等活动,明显改变地表起伏状态,进而影响地表粗糙度。最后,人类活动改变了下垫面热力性能。由于人类活动对地表土层含水量的影响,波及到地表水热收支情况,进而改变了地表的热通量。通常地表土壤水含量越低,则热通量就越低。由此可以看出,人类通过改变大气成分的组成及其时空分布、下垫面的辐射和热动力结构和过程等,影响地球气候系统的时空演变过程,两者已经形成了一个相互依存的体系。在这个人类及其活动与气候密不可分的相互依存的体系中,人类及其活动首先表现出对下垫面的影响,进而对气候产生影响,即改变局地气候特征,如城市热岛效应。与此同时,人类通过大面积的植被建设,大量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大面积的改变土地利用的方式,大面积的景观城市化等,减轻或加强了气候对人类及其活动的影响程度,改变区域或全球气候系统的时空格局与气候稳定性。现代生物工程技术为改善极端干旱、极端寒冷、极端低氧区域内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生存环境,以及提高人类在这些极端气候区域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提供了可能。与此同时,生态环境以及人类社会应对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能力,诸如应对台风、暴雨、干旱、沙尘暴、寒潮大风,以及低温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的能力,则需要全球人类社会的共同努力,在社会制度、经济模式、科学与工程技术等方面应有新的创新,全面提高防御极端天气与气候事件的能力和利用极端气候区域的能力。这也符合联合国减灾署提出的“与风险共生存”的战略主张。这就要求人类必须寻求与气候多样性共生存的各种措施,即能适应气候在空间上的多样性,也能适应在时间上的多样性,特别适应在时空两个方面的极端天气与气候特征。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