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对中国碳市场发展的影响

文章来源:对外经贸王谦 管河山等2020-03-13 12:47

国内碳排放交易机制的相关研究

 
国内对碳排放权交易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且以理论性的研究居多,自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建立运行后,国内也展开了激烈的学术讨论。庄贵阳(2006)介绍了欧盟各成员国的气候应对策略和该体系的相关内容,分析了其对中国碳市场建立的借鉴意义[16]。郑爽(2011)从减排效果、市场效果和政治效果三个方面分析了欧盟碳排放贸易体系和碳市场,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欧盟建立的首个跨国碳排放体系的成果[17]。万方(2015)对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的总体发展历程进行了述评,以及对其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机制的建立和运行进行了相关经验介绍,并且分析了该体系在不同阶段运行的效益与影响[18]。洪倩倩(2016)则从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对企业的影响及其经济价值肯定该制度[19]。沈阳(2017)从欧盟碳排放交易机制、碳金融业务和碳市场监管体系三个方面对欧盟碳交易市场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20]。
 
随着碳排放交易的不断发展和学者们的深入探究,逐渐出现了一些实证研究。刘维泉、郭兆晖(2011)利用SV模型对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期货市场的风险进行了度量和分析研究[21]。张跃军、魏一鸣(2011)运用均值回归理论、GED-GARCH模型和VaR方法,对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碳期货市场的运行特征进行了考察[22]。杨超等(2011)以欧洲气候交易所公布的CERs期货价格为研究对象,将Markov波动转换引入VaR的计算中,结合极值理论,对国际碳市场的系统风险进行了度量[23]。王玉、郁志坚(2012)基于MGARCH-BEKK模型和信息共享模型对欧盟碳配额期货与核证减排量期货进行实证研究后,得出这两种期货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欧盟碳配额处于主导地位[24]。袁嫄等(2015)运用GJR-GARCH-M模型对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在试验阶段不同碳配额总量管理制度下,其碳市场价格的非对称性的波动特征进行了实证检验[25]。张云(2015)运用实证分析法,分析归纳了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为中国碳市场在分配机制和供求管理方面提供了参考[26]。杨星、梁敬丽(2017)利用各项数据和图形分析,分析了欧盟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价格机制,得出其不符合有效市场理论的假设[27]。对于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相关实证分析不断增多,主要集中在碳配额和期货市场的风险等方面,这使得对该体系的研究更具有客观性,结论更具合理性。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