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碳排放交易机制的相关研究
早在欧洲碳排放权初始配额刚确定时,国外的一些学者针对碳排放权交易的碳排放许可、分配、交易、管理,以及交易主体的创设、准入以及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等各个层次开始了相关研究,理论研究和政策性成果建议较为成熟。如Hahn(1984),Rubin(1996),Godby、Mestelman和Muller (1999)等人侧重于使用理论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中的覆盖范围、时间柔性、配额的储存借用等方面进行研究;Philippe.Q和Catherine.B(2002)综合文献与实践研究,回顾了10个领先运行或正在运行的碳排放权交易计划,并从覆盖的空间与行业、碳排放权配额的分配、交易
平台建立、监测和执
行情况等方面对这些计划进行比较,最后提出对欧洲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全面建议;John C.V.Pezze and Frank Jotzo (2007)从全球各国的经济发展与碳排放增长的不确定性出发,研究指出总量控制模式下的碳排放权交易在推动
节能减排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与障碍;Tihomir Ancev, Todd Sanderson and Regian Bctz (2009)在对碳排放权交易进行“成本—收益”分析的基础上,指出可变部分赔付可以使用更低的社会成本完成相同的减排目标。
另外,也有一部分学者对欧盟碳排放市场的效率进行了评价。Joachim S.,Karoline R. and Regina B.(2009)认为,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最成功之处在于能够及时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调整和修正体系中存在的不足,提高体系的运行效率,激发相关产业部门不断开发创新低碳技术的积极性[12]。Sullivan R.and P.feifer S.(2009)也對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做了很高的评价,他们认为由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的存在,使得欧洲的金融机构、交易者以及投资者等,对于
碳金融交易的关注度不断提高[13]。Monjon S. and Quirion P.(2010)就如何对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范围进行调整展开了谈论,主要从配额数量等角度进行界定,使其具有更广泛的运用[14]。Venmans F.(2012)对欧盟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实施的第一阶段(2007)进行了事后实证研究,他认为尽管第一阶段的配额数量分配过多,并且存在碳泄露的情况,但该体系的可行性仍是积极的[15]。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