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国际金融资本对中国碳排放的垂涎
连日来,林峰的时间表被与摩根、高盛等投行碳基金代表的约会排得满满当当。半年多前,他接受了一个能源型城市政府的委托,组建一个属于当地政府自己的碳交易中心。 随着林峰对这个项目的介入日深,他的危机感就越强。他发现,由于碳交易背后巨大的商机,金融市场对碳排放的炒作已经开始。
“我见的那些国际投行的碳基金代表旗下都已经准备大笔资金,准备投入这个市场,这还不包括在山西等地活跃的碳交易中间商,他们背后的客户都拥有庞大的资金实力。他们都希望以低价在中国拿到碳排放权,然后拿到欧洲市场去交易,利润都是100%甚至更高。”林峰说。
中国CDM(清洁发展机制)项目主要牵头人之一、科技部全球环境办公室副主任吕学都告诉记者,作为《京都议定书》中规定的温室气体减排的三种灵活机制之一,全球普遍倡导的CDM实际上就是发达国家出钱,到发展中国家来买额外排减量的交易。另一方面,发展中国家不承担相应的减排义务,但有很多能够减少或避免排放温室气体的项目,由于缺乏技术和资金而无法开展。通过CDM项目合作,可以从发达国家获得先进技术以及急需资金,从而各取所需。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
而据世界银行估计,2008至2012年全球“碳交易”需求量为7亿至13亿吨,交易值每年可达140亿至650亿美元。其中,中国将提供三分之一的碳减排量,形成的商机将超过150亿美元。据易碳家了解到,“仅在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就会形成数百亿的市场,所以委托我的地方政府希望能发展清洁能源项目,在家门口赚这个钱。”林峰说,他了解到的几家基金各自都有几十亿、上百亿的资金量投入到CDM中来。“其实这个盘面非常小,十几个基金就可以把市场操控起来。欧洲的碳交易所都有能源交易的背景,参与的金融机构都是交易所成立之时的做市商,操作价格更加容易。”林峰说。
目前世界主要的碳交易场所是欧盟的6家碳交易所。另外,加拿大、新加坡和日本东京也先后建立起了二氧化碳排放权的交易机制。
据碳监测机构易碳家统计,2008年上半年,全球碳交易市场价值590亿美元,几乎相当于2007年全年交易价值。其中,平均碳交易价也高达每吨32.5美元。过去四年,碳交易规模增长了60倍。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现在需要把CDM看做是和大豆石油期货一样具有价值的商品。”有着金融业背景的林峰说,这些金融资本已经开始向中国环保领域渗透。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