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中国的地方政府在推动PPP的时候动机主要还是“钱”,把PPP当成单纯的融资手段,没有太重视效率提高。而在国际上PPP提出来的主要动机是提高效率,是因为政府提供服务的低效率。因为中国把它当做融资手段,就会偏爱融资和运营一体化的PPP模式,后面会讲什么是融资和运营一体化的模式。
第二点对公用事业的“筹资”和“融资”概念有些混淆。不管你用什么手段融资,包括PPP融资,只能解决资金在时间上的不匹配。我们知道政府的税收是一个稳定、有增长的特点。但我们的基础设施需要一开始就有一大笔的投入,再慢慢回收。这里存在时间上不匹配的问题,所以需要融资。但是融资并不能解决你本身的钱从哪儿来,你本身的钱必须向居民(服务者)收费,或者是政府用税收来购买,政府购买以后让被服务者去享用,也就是筹资。从筹资角度你还是要落实最后承担服务成本的资金从哪来,因为PPP的投资人是要收回投资的,并且是要有回报的。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第三点就是不能够正确地理解PPP的责任和风险的分担理念。这里可能第一个P和第二个P都有问题,都存在着缺乏合作精神的问题。从政府讲有一种卸包袱的思想,希望向私营部门推卸这种责任和风险,也有对私营部门不信任的问题。而私营部门,则存在对公用事业特点理解不足,什么资金都进来,其中有些资金是不适合做这个的,它需要比较高的回报,需要冒更多的风险,但是公用事业是风险比较低,回报不高但比较稳定的行业。
其次是实务当中也会有一些问题。这都是由于理念存在问题就带来了这些实践当中的问题。实际的履约情况因为很多原因会产生很多的问题,是不太乐观的。当然还有政府能力不足的问题。
前面我们讲到中国PPP的主要特点就是融资和运营一体化。我们讲PPP的时候,理论上有几十种模式。但我们看过去中国的PPP模式其实归纳起来主要是两种,一种是特许经营,伴随着出让股份或者是增资扩股,也就是融资加运营。这个主要发生在供水领域还有城市燃气领域。第二个模式就是BOT/TOT或者是ROT,主要是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还有高速公路这些领域用这个模式,还是融资和运营一体化的。我们后面会说,融资和运营一体化降低了效率。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另外一个问题,经过前面一轮PPP以后,现在形成了一个“双轨制”的格局,就是政府提供服务和市场提供服务并存这样一个“双轨制”。“双轨制”有这么几个方面的特点:首先是经营主体,有一部分(政府轨)是政府直接控制的企业,包括投融资平台公司、原来的供水公司、排水公司等,另外一部分(市场轨)是市场主体,也就是说PPP项目;其次,市场轨的PPP项目的获得途径是市场竞争,而政府轨的公用事业企业是政府自己成立的;三是政府发挥作用不一样,政府轨上政府会直接指挥和控制,而在PPP项目政府只能做引导和监管;最后管制方式也是不一样,在PPP项目里面政府只能依据法律和合同进行监管,而在政府轨,政府可以直接控制这些企业,可以凭借其权力来直接干预。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_交^易=网 tan pa i fa ng . c 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