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实现“中国梦”

文章来源:中国碳排放交易网2013-10-25 11:52

第五,积极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努力构筑“生态安全网”。近些年来,一些污染事件频频发生,已经成为我们发展的不能承受之重。污染的问题长期得不到彻底解决,病根在哪?一个是观念上的,我们缺乏环保意识,缺乏生态文明的意识。一个是法制上的,不少高污染的企业宁肯交罚款,也不下决心治污,“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这样下去,就无法摆脱先污染再治理的老路,也难以走出污染—治理—再污染—再治理的怪圈。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就是与利益有关,不少地方出于GDP的考虑,对污染企业睁只眼闭只眼。我们承认,发展与污染的确存在一定的矛盾,但也要认识到,这个矛盾不是不可调和的,而是可以化解、转化的。一个办法,是下大力气把污染处理设施建设好、用起来。这样要花一些成本,但是建比不建好,早建比晚建好,因为边污染边发展的路子,迟早会走进死胡同,成本也会更高。另一个办法,就是积极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这一点,必须提上各地政府的议程,动真格,真抓实干。要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新四化”的全过程,促进资源集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形成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空间格局。要重点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等领域节能,控制能源消费总量,降低能耗、物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要抓住严重损害群众健康和社会反映强烈的水、土壤和大气污染问题,切实加强综合治理,让人民群众能够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品。可以说,现在好的生态环境也是生产力。一个地方环境好了,宜居了,不仅吸引游客,也吸引投资者。把土地、水、空气全污染了,不仅老百姓受不了,投资方也不愿意来,即使来了将来也会跑路。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第六,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增加供给、扩大内需和推动经济发展的最大潜力。据测算,2001年到2011年10年间,城镇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拉动投资增长3.77个百分点,拉动消费增长1.8个百分点。当前全社会对城镇化有很多共识,也有很大期待。我们要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把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作为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的重要抓手,发挥它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作用。需要指出的是,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不能误解成仅仅是圈地盖楼、建新城、搞扩张。当前,需要抓紧做好两个方面。一方面,要采取措施逐步让进城务工的2亿多农民工变成城里人,享受与城里人一样的基本公共服务。目前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2.6%,但最近中国社科院发布的《城市蓝皮书》认为,完全城镇化率仅为42.2%,按公安部门登记的城镇户籍人口算,则是35%。让想留在城市的打工者变成城里人,可以大幅提高完全城镇化率。另一方面,搞好城市的棚户区改造,这是破解城市内部二元结构的关键举措。目前全国城市里面还有4000多万户、1亿多人口居住在棚户区。一边是高楼大厦,一边是棚户连片,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因此棚改是城镇化绕不过去的一道坎。我们把城镇化的过程,变成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的过程,这样的城镇化,老百姓才支持、拥护,效果才会更好,也才能最终为转型升级作出更大贡献。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完善经济转型升级的制度保障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过程很复杂,任务很艰巨。既要抓好重点工作,也要通过深化改革,正确处理市场与政府的关系,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第一,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转变政府职能。推动经济转型升级,要发挥好市场主导和政府引导作用。有的学者把我国经济体制称为“三维市场体制”,由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企业系统组成。不管这个说法成不成立,起码说明我们各级政府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而特殊的作用。目前中央层面仍有1500多个行政审批事项,地方政府层面还有1.7万个。下一步,还应继续探索转变职能的有效做法,进一步向市场放权,为企业松绑,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加法”,搞活微观经济基础,增强市场主体在经济转型升级中的动力和活力。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