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地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对策建议
树立首都圈绿色发展共同体理念,创新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政策体系。京津冀三省市应在绿色发展共同体理念的指导下,以“目标协同”和“利益协调”为着力点,健全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机制设计,遵循“谁污染、谁付费、谁保护、谁受益”原则,完善政策制定,构建以大气污染治理为主线的跨区域、跨部门利益协调和补偿机制,多元化支持河北省产业结构绿色低碳转型发展。具体而言,一是加强减污降碳与生态补偿机制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生态补偿基金征收、财政转移支付等政策,科学界定与划分补偿要素、补偿范围和指标体系。二是研究设立京津冀减污降碳专项基金,建立公平合理的成本分担机制,在首都圈绿色发展共同体的框架下平衡好河北省经济发展和减污降碳的关系。三是明确各地区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权责关系,确保地方政府充分发挥各自职能,鼓励污染治理成本低的地区做出更多的减排贡献,从而降低区域减污降碳的总成本。四是建立健全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法律法规,确保资金补偿、人才培育、产业帮扶等多方面措施能够有效落地。
积极推动中小企业进园区,提升园区管理水平。纺织印染行业是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的支柱产业,柯桥区将分散于14个镇(街道、开发区)的212家印染企业整合为109家印染企业,推动企业集聚,进行园区化管理,强化园区环境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河北省可借鉴该地经验,具体而言,一是制定工业企业进园区的正负面清单,提高设备、工艺技术、“三废”治理等方面的准入门槛,把关审核企业新建厂房、新购设备和工艺技术路线,支持企业进行设备更新、工艺提升。二是加快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水、电、气、排污等配套设施,在要求企业强化减污降碳的同时,为企业提供减污降碳的集中式服务,切实提升园区的环境管理水平。三是实行“亩均论英雄”的绩效考核,引导和鼓励企业在有限的环境容量约束下努力实现产出最大化,推动区域经济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
严控大气污染物、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倒逼产业转型升级。河北省应强化环境规制的倒逼机制和引导作用,以减排、提效、开源为原则,对大气污染物、碳排放实施总量和强度双控。一方面,通过强化区域环境容量的硬约束,倒逼各地加快培植新兴产业,减轻对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依赖;另一方面,针对不同行业的制造业企业,设置单位产出的污染物排放标准或者单位环境排放的生产率标准,既可鼓励企业通过技术改造、设备更新、系统治污等方式,有效提高环境生产率,也可引导现有产业链向研发设计等环节延伸、促进二三产融合发展,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向更高的单位环境容量生产率迈进。
【浙江大学雄安发展中心智库助理研究员林思佳对本文亦有贡献】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