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顶层设计,全方位完善外部环境。以政府部门为主导,积极推进ESG整体框架的制定: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且与国际标准兼容的ESG评价指标体系;在保障ESG评价体系规范性的同时突出多元性
□强化外部合作与第三方市场建设,提升信息披露方的意愿。积极发展第三方市场,并逐步推动自愿性披露向强制性披露转变
□提高信息接收方的认知能力,避免逆向选择现象。提升市场主体对ESG的认知,并加深投资者对ESG的理解
□加强ESG生态系统建设,全面完善配套措施。加强各方协调,完善配套政策;积极推进ESG数据库建设;加快ESG人才培养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
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十四五”时期,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以创新、协调、
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导,持续性推进生产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型,优化能源资源配置,提升再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总量,改善生态环境和城乡人居环境。由此,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全面平衡。在低碳发展成为全球共识,多重因素导致全球能源供应不稳定的形势下,我国提出了碳达峰
碳中和目标。ESG作为企业绿色发展的风向标,在“双碳”目标下飞速发展。具体来说,ESG是指环境(Environmental)、社会(Social)和治理(Governance)的集合,是指在关注公司财务绩效指标的基础上,融入环境、社会、公司治理三要素,评估公司的运营状态、投资理念、战略规划,并形成评价工具。
2022年1月,生态环境部印发《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格式准则》,规定了关键环境信息的披露,包括企业基本信息,企业环境管理信息,污染物产生、治理与排放信息,
碳排放信息,生态环境行政处罚、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等。同年4月,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工作指引》,推动ESG成为上市公司披露投资者信息的板块之一。在实践落地的过程中,ESG可分为披露环节、评价环节和投资环节。从信息披露的角度来看,相关数据显示:A股上市公司发布的社会责任报告及ESG报告数量呈现上升态势;发布的数量与公司的市值呈正相关关系。从评价的角度来看,ESG指数的构建依赖于完备的基础数据库,将这些非标数据进行标准化转换,综合文本分析及研判,从而转化为标准数据库。这要求在数据采集端以科技为支撑,在数据处理端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进行处理、维护和更新。从投资的角度看,纵观全球市场,ESG投资作为一种新的投资理念,快速占领一席之地。全球ESG资产管理规模于2021年达37.8万亿美元,在2025年将达53万亿美元,约占全球管理资产总量的三分之一。近两年来,全球每季度新设的ESG共同基金等产品超过150个。中国ESG投资也迅速兴起,截至2022年5月底,包含“ESG”字眼的公募基金产品有20多只,总规模超74亿元;包含
新能源、环保、低碳、绿色等标签的基金产品超160只,总规模为2000多亿元。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