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信用评级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金融杂志闫衍2020-09-25 15:02

评级业有序扩容与进一步开放条件下评级机构“走出去”

 
回顾我国评级行业的发展史,随着债券市场扩容、评级服务需求的增加,本土评级机构已经经历过多次扩容,从最初的4~5家扩容至目前的13家评级机构,如果考虑到新进入市场的2家外资评级机构,则当前市场上实际展业的信用评级机构已经达到15家。从机构数量来看,我国评级机构比美国国家认可的统计评级机构(NRSROs)多出三分之二,而与之对比,截至2019年末,国内债券市场的规模还不到美国的36%。
 
在相对有限的债券市场上,此前评级机构的每一次对内扩容均带来了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在缺乏必要的监管及声誉约束机制下,行业内存在“级别竞争”现象,并带来市场对评级“虚高”的质疑。数据显示,伴随着评级市场的扩容,主体信用评级中枢也逐步上移。信用债发展初期,在相对较高的发债门槛下,进入市场发债的主体数量较为有限,发行人等级相对均匀地分布在A+级至AAA级。2007年底,市场上约300个主体评级记录,其中AA级及以上占比不到50%。此后随着评级机构的逐步扩容,在债券发行条件逐渐放松、市场快速扩容的过程中,中高等级债券发行人占比反而显著提升。截至2020年6月末,市场上主体评级记录已经超过4600个,其中超过87%主体评级在AA级及以上。这其中,2007~2010年以及2011~2016年,AA级占比明显提升,分别从不到20%上升到35%,又进一步提升至接近50%,而2016年以来,AA+级及AAA级占比明显提升,二者在近五年时间分别提升了9个和6个百分点。进一步对内开放评级市场,评级市场扩容后能否带来“鲶鱼效应”,有赖于是否能形成有序竞争的评级市场环境,否则在无序扩容下,评级行业或将面临新一轮的评级中枢上移。
 
“金11条”提出要进一步加大评级行业的对外开放程度。从评级市场开放实践来看,国际评级机构很早就通过参股入资合作等方式进入国内评级市场。2006年,穆迪参股中诚信国际,获得49%的股权;同年,香港新华财经公司收购上海远东62%的股权;2007年,惠誉收购联合资49%的股权并接管经营权;2008年标准普尔与上海新世纪签订技术服务协议,共享专业知识与经验。2017年以来评级市场更是加速对外开放,放开了外资评级机构在境内市场独资展业的政策限制。目前国际三大评级机构中,标普及惠誉的全资子公司均已获准展业,而穆迪也通过持有中诚信国际的股份实际参与了中国评级市场。与引进国际评级机构相比,国内评级机构“走出去”稍显缓慢。目前中诚信国际、联合、中证鹏元等相继在中国香港特区开设分支机构,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但在国际市场中的影响力仍显不足。因此,在市场对外开放方面,与引进外资相比,政策或应更加助力评级机构“走出去”。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