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气候战略中心副主任马爱民:CCER将弱化行政管理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郁娟2023-09-23 16:03
界面新闻:如何评价过去三年中,国际社会在气候治理方面的合作现状? 中国在参与全球气候合作时的重点有哪些?
马爱民:当前的全球气候治理已经从以“制定规则”为主,进入到以“落实”为主的阶段。
现在需要的不仅仅是说,而是要去做。对今年年底将召开的COP28(《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
会议第28届
会议),大家最关注的就是全球盘点。
所谓“全球盘点”,即评估过去这几年全球在实现《巴黎协定》确定的目标方面做得如何。
过去几年,值得肯定的是,“推动
绿色低碳转型、实现碳中和”基本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目前已有约150个国家提出了碳中和目标。各国也在通过向《公约》提交相关信息,来告诉大家做了些什么、效果如何。
但总体上看,当前实施效果尚不能满足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要求,即实践“力度不够”。提出目标本身不是目的,只有落实目标,才有大的效果。
另一方面,从全球范围看,发展中国家采取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如何才能得到支持,始终是个问题。发达国家本来应在2020年兑现“每年为发展中国家提供1000亿美元”的承诺,但目前并未实现。
实现全球目标,需要各个国家共同的努力,但是发展中国家由于自身能力的问题,需要得到发达国家的支持。这应该也会成为COP28中一个很重要的议题,这个问题会影响到发展中国家采取行动的积极性,以及发展中国家落实自己目标的能力。
界面新闻:气候适应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国在气候适应上的实践如何?对此是否有专门的战略规划?
马爱民:一定意义上说,“双碳”目标主要还是针对的是减缓气候变化,不包括气候适应。
但适应确实是个很重要的问题。由于目前产生的气候变化是过去长时间的温室气体排放造成的,所以不管我们在减缓上做了多少努力,气候变化的影响仍会发生,都要面对适应这个课题。
2013年中国发布了首个《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当时确定了在适应气候变化领域要完成的主要任务、重点领域及措施。2022年又发布了《国家适应气候变化战略2035》,这是在适应方面最新的文件。
今后的任务,应该是组织落实这项战略,包括继续开展不同地区、不同领域适应气候变化的
试点工作,并积极探索总结好的经验做法加以推广。
(界面新闻记者张倩楠、高级编辑庄键对本文亦有贡献)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