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足迹管理迈入新阶段 多方协同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文章来源:中国工业报曹雅丽2024-07-10 10:14

如何共同构建我国碳足迹管理体系?企业如何打造绿色竞争力?

 
“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首先在政府层面,应及时制定明确碳足迹管理的目标、标准和执行细则,形成相应的监管机制,建立健全全国性的碳排放因子数据库,以及绿色低碳相关金融财政支持激励体系。”迟晓光则表示。
 
迟晓光则表示,行业协会方面,应据不同行业特点,制定碳足迹核算和报告的行业标准和指南,提供碳足迹管理方面的培训和咨询服务,建立行业内碳排放数据共享机制及平台搭建;企业方面,应积极将“碳管理”纳入日常的经营管理之中,开展产品碳足迹计算、管理以及披露,强化供应链管理及上下游碳足迹数据共享,推动企业节能降碳管理。还应建立完善碳足迹数据监测和报告体系,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同时,相关企业要积极关注国际国内关于碳足迹管理的最新政策和法规动态,确保企业碳足迹管理工作合规有效。
 
赵越介绍,随着产品碳足迹管理需求日益增长,我国成长起一批以产品生命周期评价为核心技术的碳足迹管理服务公司;国内认证机构纷纷开辟了产品碳足迹认证业务;我国钢铁、有色金属、稀土等行业通过建设EPD平台,为本行业相关产品提供碳足迹评价、验证、披露服务。一些大型链主企业开始使用低碳供应链管理工具,以促进供应链脱碳。
 
赵越强调,《方案》的出台,将有利于以上碳足迹管理机构及业务的发展壮大。未来,产品碳足迹管理将传导至产业链供应链的每一个角落,企业作为供应链上的一个环节,开展产品碳足迹管理将成为必然。尽早掌握产品碳足迹管理相关能力,有助于企业打造绿色竞争力,获得更多市场机会。
 
据悉,中电联在电力行业碳足迹管理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张晶杰介绍,中电联开展了电力领域碳足迹关键问题行业调研、启动了生命周期电力碳排放因子工作、推进绿色能源国际互认工作、开展了与国际组织交流工作。
 
“在国家‘双碳’背景下,碳足迹管理有利于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增强企业低碳竞争力,特别是外向型、碳敏感型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更好地适应能耗双控向碳排放双控转变。企业可以通过建章立制、专设机构、能力建设等将碳足迹理念贯彻到企业发展规划、生产经营、人员管理中,推动绿色供应链、碳排放信息系统建设、碳资产管理等实现企业自身及上下游产业碳足迹管理效能提升。”张晶杰表示。
 
在孙星寿看来,一直以来碳足迹核算主要通过市场化手段作为主要驱动力,满足采购方相关要求是很多生产企业开展碳排放核算的出发点。《方案》的出台从政策层面明确了建立行业碳足迹管理体系的要求,将有效引导和推动企业积极开展碳足迹管理。
 
“对于方案提到的原材料企业,我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利好:一是为企业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提供了政策依据,让企业在开展碳足迹核算以及实际应用过程中有据可依;二是推动上下游产业链低碳协同工作格局的建立,统筹推动上下游降碳,同时能够为企业开发、生产低碳产品提供更好的市场支撑;三是建立碳信息国际交流通路,为建材企业‘走出去’开展国际化产能合作等提供基础支撑。”孙星寿表示。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4055651号-1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