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规避“碳壁垒”做好准备
据悉,国内的一些动力电池企业已开始针对欧盟的相关要求,从全产业链布局角度出发,力求降低电池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足迹数值。“虽然这样做短时间内会增加成本,但从长期看有利于适应《新电池法》及相关配套细则的要求,以较低的碳足迹获得在欧盟市场的竞争力。”帅石金表示。
目前,国内多家电池企业从原材料开采、电池材料、电芯到电池系统、回收利用等环节入手,为适应欧盟新规积极做准备。蜂巢能源计划2040年实现碳平衡;孚能科技在云南建设零碳产业园;欣旺达目标是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已启动供应链减排计划……
同时,越来越多的中国动力电池企业选择到欧洲建厂。在匈牙利第二大城市德布勒森市,亿纬锂能正在建设其欧洲的首座电池工厂,一期项目产能30GWh,预计2026年竣工。此外,宁德时代、欣旺达等中国动力电池企业也正把目光瞄向匈牙利。远景动力计划在包括欧洲在内的海外地区建设12家零碳电池基地,预计2026年产能超300GWh;中创新航的首个海外项目按计划推进,有望落地葡萄牙。不仅如此,恩捷股份、华友钴业、科达利等动力电池上游材料、部件和电池精密结构件生产商也选择在欧洲投资建厂。
“从满足欧洲《新电池法》的现实来看,中国电池企业选择在欧洲建厂是破解难题的一把钥匙。”其鲁认为,一方面,中国电池企业在欧洲建厂,可以最大限度降低碳足迹和碳关税的影响,更好地适应《新电池法》的要求;另一方面,中国电池企业在欧洲实现本土化生产,也有利于积极拓展客户,赢得更多市场。
李明表示,绿色
低碳环保逐渐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积极适应欧盟的新政策,其实也是为未来发展做铺垫。我国应尽早研究出台相关政策,支持中国企业面向零碳化,坚定走好“双碳”之路,以实力破除种种壁垒,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