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如何衡量巴黎气候协定的1.5度温升目标成为热点。2015年的协定文本中阐述到,”努力将相比工业革命前气温升幅限制 1.5 °C“。但如何衡量这一温升?应该用多长时间观察期衡量对比?联合国IPCC第6次评估报告中,采用了20年的观察期。有科学家建议选择一个年份为中间点,往后看过去十年的历史数据,同时往前看未来十年预测的数据。
无论采用哪种衡量设定,问题的复杂性在于:地球的温度在各个时间尺度上都有波动周期性,比如白天和晚上周期变化,不同月份渐变,以及一年四季循环,以及存在人为排放之外的气候因素,比如太阳黑子、厄尔尼诺等等。
类似地,一个经济体的
碳排放水平变化也并非呈线性的上升或者下降。本文希望讨论如何设定能使得中国碳达峰目标变得可衡量?毕竟,碳达峰这一目标与1.5度全球气候目标有类似的复杂性。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