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碳减排,不确定性纠缠
2020年《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全国建筑全过程碳排放总量为49.3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的51.3%。其中,建材生产、建筑施工与建筑运营各占建筑总碳排的55.2%、2.0%、42.8%。
根据住建部科技项目研究成果,综合考虑未来人口总量及分布、建筑面积、城市化率、建筑节能以及能源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建筑领域若按现有发展模式,建筑运行碳排放将在2038之后才会达峰,峰值强度约为31. 5亿tCO2;通过技术措施的组合,碳达峰时间才有望提前至2030年,届时峰值约为26. 5亿tCO2。
粗略来看,若要完成如此大体量的碳减排量,建筑碳中和,任重而道远。比较有趣的是,在推动建筑碳减排的过程中,一方面,建筑业每个环节中要做的事情都比较明晰。比如在生产阶段,进行传统建材脱碳、低碳建材应用等;在施工阶段,促进装配式施工、数字化技术使用;在运行阶段,尽可能实现能源替代、电气化及能效提升;在拆除阶段,完善拆除方案优化、建材回收利用等。
建筑碳中和实施路径梳理
另一方面,减少碳排放的前提是相对精准地完成碳量化,确定最优措施,并保证减排数据的可溯源性和公平性。据了解,目前在大部分建筑碳核算场景中,选用的颗粒度依然较粗,使得细分后的实施路径充满了不确定性,难以辨别“减碳”措施的真实效用。
比如当谈到BIPV的产能对建筑运营阶段碳减排的贡献之时,没有量化便难有判定依据。根据此前的一项海外零碳建筑
案例研究,某工程项目局部立面采用了192块BIPV光伏玻璃,可达25kW的装机容量,若以运行时间35年计算,能够产能564,111千瓦时。依据BREEAM Outstanding认证的标准数据推算,发现该项目中因光电幕墙发电而抵消的运营碳排放最高仅占建筑运营碳排放的1.1%,不及该建筑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的1%。
从数据层面中看,相比于热泵技术、低碳水泥两者在全生命周期的相对减碳量9%与6%,采用BIPV抵消碳排放这一手段的效率仍需要结合具体场景继续深耕。见微知著,在纷杂的市场中,决策方只有通过选择实施路径中最为有效的手段进行技术措施组合,才能更稳地走向建筑碳中和。
近期,住建部印发《“十四五”建筑节能与
绿色建筑发展规划》,规划中提到,到2025年完成既有建筑节能改造面积3.5亿平方米以上,建设超低能耗、近零能耗建筑0.5亿平方米以上,包括装配式建筑的新建比例要达到30%等。建筑业作为需求侧导向的行业,势必将迎来一波新的市场需求。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