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壁垒的潜在影响及中国对策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符大海 王妍 张莹2024-07-02 09:02

中国应对碳壁垒的国内策略

 
 1.大力推进能源绿色转型和可再生能源电力发展 
 
能源消费结构的优化是应对碳壁垒的关键策略。碳关税壁垒的建立通常基于实施国家的碳排放强度低于其贸易伙伴,以此形成竞争优势。然而,中国煤炭资源丰富而油气资源相对匮乏的能源禀赋特点,使得在碳排放强度方面面临挑战。
 
鉴于中国能源需求的旺盛及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提高新能源的渗透率,构建多样化的绿色低碳能源供应体系,成为推动企业采用绿色电力生产、降低单位产品碳排放强度的有效途径。为实现清洁能源供应的多元化,中国需进一步强化绿色能源基础设施的建设,打造现代能源体系,这包括有序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以及完善相关管网基础设施,以增加绿色低碳能源的供应量。
 
通过这些措施,企业能够在不增加额外能源成本的前提下,有效降低能源使用过程中的碳排放,未雨绸缪规避风险和应对国内碳管理体系及核算标准建立后带来的额外成本。此外,利用相应服务平台,建设智慧能源项目,打造零碳工业园区,例如微电网、虚拟电厂、绿电、绿证采购和碳交易等方式,减碳降本。通过这些综合性的努力,在国际碳壁垒的挑战中占据有利地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促进国际低碳规则的国内衔接 
 
面对CBAM等碳关税壁垒的挑战,中国需在制度层面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不断完善与国际接轨的碳定价机制。
 
首先,应持续优化国内碳交易市场体系。尽管国内市场已启动试点,但在交易主体、品种及方式等方面仍需进一步发展。借鉴欧盟在配额有偿分配等方面的成熟经验,逐步扩展碳市场的行业覆盖,并在条件成熟时与欧美市场进行行业对接。其次,对石化、钢铁、电力等高能耗产业,需科学评估其全生命周期内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与结构。
 
通过比较国内外碳价格,选取样本企业进行碳排放经济负担的测算,构建基于碳成本的产业发展模型,并开展模拟压力测试,以研究有效的应对策略和产业政策。最后,积极应对欧盟CBAM法规,对企业开展培训,提升企业碳管理水平。 
 
在应对碳足迹等非关税碳壁垒方面,中国应建立适应新贸易形势和规则的认证体系,并以准确的碳排放核算数据支撑碳壁垒的有效应对。首先,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组织关于产品碳足迹认证标准ISO14067的制定,并加速推进中国碳足迹的国家标准、认证和标识体系的建立,探索具有自主性的碳标签认证体系。从局部试点地区开始,针对当前碳壁垒目标行业重点产品,建立符合中国区域发展阶段的碳足迹评价标准体系,以满足出口贸易的需求。
 
其次,应与欧盟及国际市场体系的要求相兼容,实现市场乃至政府层面的国际互认。
 
最后,为有效克服碳壁垒提供数据支撑,需加快构建规范的碳排放核算体系,推动建立产品全生命周期的碳排放基础数据库,并统一碳标签、碳排放因子数据库,确保碳足迹核算的准确性,为中国制造的产品出口提供坚实保障。 
 
3.发展低碳技术,促进外贸低碳转型 
 
低碳技术的发展被视为克服碳壁垒的战略性举措。尽管对碳壁垒的合规性与合理性存在争议,但低碳生产方式已成为顺应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在中国,工业占据着产业结构的核心位置,且随着国外碳壁垒的约束增强,中国面临的低碳转型压力日益增大。考虑到中国在低碳生产技术方面的起步相对较晚,发展低碳技术、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以及减少对国外低碳技术的依赖显得尤为迫切。
 
首先,中国应加速绿色低碳技术的创新步伐,加强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的研发布局和科技攻关。特别是在新型电力系统、氢能冶金化工、零碳装备制造等关键领域,应加快先进绿色低碳技术的研发,并结合智能数字技术,推动数字技术在产业中的快速应用和转换。
 
其次,中国应将绿色低碳技术应用于对外贸易,保持并扩大光伏组件、新能源汽车等产品在国际市场上“低价高质”的竞争优势,抓住全球产业链重塑的绿色低碳发展机遇。
 
同时,利用低碳技术的优势,积极跨越碳壁垒,参与国际竞争。通过推广绿色节能技术,努力缩小钢铁、铝等高碳产品的国际竞争劣势,从而在全球低碳经济中占据有利地位。 
 
(作者符大海系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副教授,王妍系中央财经大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院博士生,张莹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本文首发于《国际贸易》2024年第4期,澎湃新闻刊发时有编辑和删节,经作者审订)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2024055651号-1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