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短期中欧贸易影响有限,中长期需警惕全球绿色贸易政策趋势
根据UN Comtrade(联合国商品贸易统计数据库)数据,2022年中国对欧盟出口贸易总额6,573亿元,受CBAM影响的行业贸易总额为181.7亿元,占比2.76%,碳关税覆盖的贸易额相对较小。其中,钢铁和铝贸易额较高,分别为133.5亿元和45.6亿元。因此短期来看,在CBAM覆盖范围不扩容的前提下,中欧贸易受到的直接影响是有限的。不过,考虑到未来CBAM所涉范围会逐步扩大,最终将覆盖欧盟碳市场所涉及的全部行业领域,且CBAM这类绿色贸易壁垒政策在国际上存在扩散趋势,所以中长期看我们必须高度警惕、未雨绸缪。
(二)推动我国碳监测和碳交易体系建设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一是碳关税加速我国碳排放权交易立法进程。我国碳市场从地方试点到全国碳市场的建立,政策文件均为指导意见、通知、规划等,相关法律法规依然缺失,没有在法律层面形成对碳交易市场的规范和保护。而国际上较为成熟的碳交易市场均有相关立法方面的支持,如美国加州《全球变暖解决法案》、欧盟《气候变化法》、新西兰《零碳法案》、韩国《低碳绿色增长基本法》和《温室气体排放配额分配与交易法》等。据悉,目前生态环境部正积极配合司法部,全面推进《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的立法进程,建立全国碳市场法制基础。而本次CBAM落地无疑会加速我国相关立法进程。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 t a npai fa ng.com
二是碳关税倒逼我国碳监测对标欧洲。现有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核算方法来看,主要可以概括为三种:排放因子法、质量平衡法、实测法。我国碳排放核算及监测基础与国际欧美国家有较大差距。目前我国对碳排放量的统计采用的是核算法(包括排放因子法和质量平衡法),而欧洲多数情况认可实测法。由于碳排放量核算法为间接测定方法,与在线监测数据的实测法相比,核算过程易受原材料、工艺流程差异等因素干扰,核算精度往往较差。目前国外发达国家正积极推行以监测数据上报,例如美国要求以实测法上报而非核算法,欧盟甚至对实测法的不确定度也进行了细化分级,而我国目前尚未建立完善的碳排放监测核查报告(MRV)制度和标准体系。因此,中国与欧美发达国家贸易间隐含的碳排放量需通过先进核算技术进一步完善,才能扭转中国在国际层面应对气候变化领域话语权较弱的局面,并在未来碳关税等政策重塑的外贸格局下最大限度维护本土企业利益。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三是碳关税加速我国碳市场建设。首先,我国碳市场亟需扩容。目前,在欧盟CBAM覆盖的行业中,我国仅将电力行业纳入全国碳市场。电力行业生产运营过程监测体系完善,系统边界清晰、生产与排放数据质量与可信度高。但其他行业如钢铁、铝、化工、水泥等相对生产流程复杂,碳排放监测与核算较难,若纳入全国碳市场,对于碳足迹监测核算将提出更多要求。随着CBAM等绿色政策的推广,更多行业被纳入全国碳市场将变得极为迫切。另外,CCER的缺失、碳金融及衍生品的不活跃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碳市场发展。其次,我国碳资产价值有待挖掘。当前全国性碳市场呈现交易不活跃、碳价较低的整体特征,这与碳配额的分配核算机制、参与主体少、缺乏碳金融及衍生品等因素有关。国内碳资产价值挖掘能力较差,碳价格相较于欧美碳市场较低。我国碳价长期维持在50-60元/吨,而2023年5月16日欧盟碳配额成交收盘价86.47欧元/吨,大约为国内碳价的12倍。若CBAM机制逐步推进,覆盖范围逐步推广,则将进一步提升工业产品中碳减排的价值,我国碳配额价格在该机制影响下亦会有所提升。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三)促进钢铁等重点行业节能低碳转型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本次CBAM涉及六大行业为钢铁、水泥、铝、化肥、电力、氢。这些行业向欧盟的出口产品的直接排放以及特定条件下的间接排放都需要支付碳关税成本,倒逼行业企业加速节能低碳转型。以钢铁行业为例,根据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的估算,基于已出台的CBAM规则,我国钢铁行业出口成本将增加4%-6%左右,大概每年需要向欧盟支付碳关税2亿美元-4亿美元,且成本随着后续行业免费碳配额逐年衰减而进一步提升。这将极大侵蚀我国钢铁出口企业的利润,行业节能低碳转型迫在眉睫,冶炼技术转型、CCUS(碳捕获、利用与封存)技术研发等需求迫切。又以铝行业为例,由于国内以电解铝为主要工艺,节能低碳转型主要通过发展绿电。同样,氢能被纳入CBAM,绿氢(用可再生能源电力电解水制氢)发展也将进入快车道。未来不仅更多行业被纳入欧盟CBAM覆盖范围,而且在国际碳关税“浪潮”之下,受影响的行业范围将不断扩大,各行业加快节能低碳转型以降低碳排放成本是大势所趋。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0放_交-易=网 t an pa ifa ng . c 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