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要建立区域气候投融资项目库
NBD: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您认为这释放出什么信号?
赵华林:党的十八大以来,效果最为明显的制度就是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制度,它是重要的环保制度创新,是生态环境保护取得历史性变化的一项重要制度。
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是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对省和政府有关部门开展环保督察,发现问题,整改问题,进行问责。总的来讲,中央政府是满意的,群众是信任的,百姓是点赞的,是以人民为中心,解决了一大批过去不好解决的环境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深入推进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这表明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目标要求下,要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全面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政治信号,要让各级党委、政府担负起自己的一岗双责。
今年,经济恢复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但也要兼顾环境保护。一方面要在环境审批等方面帮助企业上项目来发展经济;另一方面,还是要坚持环境优先,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不动摇。
因此,强调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有其现实意义,就是要告诉全社会,要坚持环境保护的战略定力。
NBD: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
会议提出,要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建设美丽中国。怎么理解“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内涵?
赵华林:“降碳、减污、扩绿、增长”与“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内涵相近。
“降碳”就是低碳发展,生活方式、生产方式都要向绿色转型。目前,我国碳达峰
碳中和“1+N”政策体系已构建,“双碳”工作取得良好开局。
“减污”就是环境保护,要持续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扩绿”的深层意思是生态保护,不能简单地认为就是种树种草。
要综合考虑气候、环境、生态等问题,要可持续发展,但经济也不能掉队,所以还要保持经济增长。
这四个方面要同时发力,要协同推进,其中就涉及能源结构、产业结构调整问题,结构调整了,污染物排放就会减少,
碳排放也会降低。所以,实际上是通过这四个方面实现国家强盛、人民幸福、中国美丽的前景。
NBD:目前,资金不足已成地方上推进“双碳”的最大瓶颈。此前,生态环境部等部门公布了气候投融资
试点名单。您认为开展气候投融资
试点对解决资金问题能起到怎样的作用?对各地有效推进气候投融资,您有哪些可行性建议?
赵华林:当前, 推动社会资金进入应对气候变化领域或低碳领域非常重要,但目前还没有一套成熟的经验,这就需要通过试点进行探索。试点对解决资金问题主要是起到一个探索示范和带动辐射作用,可以形成一套能够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需要注意的是,试点要因地制宜,首批试点单位有地市有园区,具体情况不一样。气候投融资不仅适用于降碳,还适用于气候适应相关项目。比如一些地方出现的干旱、高温、洪涝等气象灾害,可能都与气候变化有关,怎么去适应气候的项目也是气候投融资非常重要的内容,所以大家千万不要把气候投融资限于搞低碳,搞工业的减排。
另外,要做好气候投融资里基础信息的收集和披露,比如具体所属行业、碳排放量等基础信息。同时,气候投融资要与绿色金融齐头并进,要避免“洗绿”,但也要防止过度投资。
对于在地方上有效推进气候投融资,我有以下几个建议:
一是建立区域气候投融资项目库,明确哪些项目属于气候投融资应该投资的,同时打造气候项目与资金对接平台,建立机制。
二是指导地方加强项目的碳核算,加强碳排放信息的政府监督和社会监督。
三是鼓励试点城市培育气候友好型金融,对地方上做得比较好的可以采取一些奖励措施,同时也鼓励金融企业推出气候友好型的金融工具。
四是支持企业和金融机构的能力建设,包括标准、气候变化的因素融入企业和金融机构决策当中或者投资中。
五是鼓励试点地区开展国际合作,引入国外的资金和经验来推进我国的气候投融资。
另外,国家要发布气候投融资的相关政策体系,推动企业特别是央企以及国家有关部门落实“双碳”的路线图等。当然,如果能再给试点城市一些信贷方面的支持就更好了。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_碳0排0放^交-易=网 ta n pa i fa ng . co 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