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气候风险分析的发展历程
2017年,G20绿色金融小组提出了环境和气候风险向金融风险转化的分析框架,明确了可能导致各类金融风险的环境和气候因素及转化机制。比如,自然灾害、水短缺等物理风险会导致物业减值以及农业企业的信用风险和股价下跌等市场风险。转型风险方面,比如碳税和
碳价上升会导致高碳企业成本上升,违约概率上升(信用风险)和估值下降(市场风险)。
G20绿色金融研究小组在其2017年的报告中正式呼吁金融业开展环境和气候风险分析,并列举了全球14个
案例。2017年底,由八国央行发起成立了央行与监管机构绿色金融网络(NGFS),该网络下设监管工作组、宏观风险工作组、发展工作组。2019年,NGFS监管工作组启动了《环境风险分析手册》和背景报告(Occasional Paper)的编写工作,报告按风险类别和金融行业进行分类。两份报告总结了全球30多个金融机构、咨询公司和学术机构最先进的环境和气候风险分析方法和
案例,预计于今年7月对外发布。
典型的金融业环境与气候风险分析包括保险业、资产管理业和银行业的压力测试和情景分析。保险业负债端的气候风险分析往往使用灾害损失模型和精算模型来测算由于气候变化导致的自然灾害频率上升对财产损失的影响以及对保险业盈利和偿付能力充足率的影响。资产管理业有相当一部分资产投资于传统能源行业和高碳行业,这些资产很有可能会变成搁浅资产或产生减值损失。一些资产管理机构利用情景分析和压力测试模型测算其气候风险敞口在不同场景下成为搁浅资产和估值下降的程度。银行业环境与气候风险分析方面,国际上已有多个案例。在国内,工商银行开展了对污染行业信用风险的压力测试,清华大学绿金中心开展了能源转型对煤电行业违约率的压力测试等。
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