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场机制初步建立,提质扩容需求迫切
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市场上线运行,首批纳入全国碳市场的2162家发电企业上线交易,年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约45亿吨二氧化碳,成为全球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规模最大的市场。两年来,我国碳排放权登记、交易、结算等管理规则,以及企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报告和核查等技术规范相继出台,我国碳市场市场制度和运行框架基本建立和完善,并在引导和激励发电行业
绿色低碳转型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7月14日,全国碳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2.399亿吨,累计成交额110.3亿元人民币。7月14日收盘价为60元/吨,较年初首个交易日上涨9%,较全国碳市场启动首日的48元/吨,上涨25%。在全国碳市场机制作用下,2022年全国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约541克/千瓦时,比上年降低3.0%。
但不可忽视的是,虽然全国碳市场覆盖温室气体排放量全球第一,但是覆盖的行业较为单一,且缺乏履约主体之外的其他第三方交易机构。同时,加上第一个履约期配额发放相对宽松,有履约交易需求的企业占比仅为30%。这些因素共同导致碳市场整体交易活跃度不高,交易时间较为集中,从而降低了全国碳市场的
价格信号作用,不利于碳市场的功能的实现。全国碳市场亟须优化
碳配额管理和交易机制、扩大行业覆盖面,建立一个日渐完善和活跃的全国碳市场。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