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全国
碳市场的配额分配还处于相对宽松的状态,这也反映在
碳交易价格等市场数据上。未来其他行业是否也会像电力行业一样采取基准法分配配额,目前还很难下定论。
作为推动低碳转型的重要市场化举措,全国碳市场于2021年7月16日开市至今,广受关注。尽管目前仅有发电行业被纳入全国碳市场进行交易
履约,但包括钢铁、有色、建材、造纸等行业在内的八大高排放行业将陆续于“十四五”期间被纳入。
根据生态环境部此前发布的通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需尽早完成配额清缴工作,确保12月31日17点前全部重点排放单位完成履约。目前,国家电投集团、华电集团、中国石化、国家能源集团等八大电力能源集团已完成全国碳市场首年
碳配额清缴。截至12月30日,全国碳市场
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量175,829,534吨,累计成交额7,505,376,983.01元。
2021年是全国碳市场首个履约期,从开市高于预期的48元/吨的
碳价起步,全国碳市场曾经一度突破60元人民币/吨的
碳价大关,也曾一度因为交易意愿低迷,跌至38.5元/吨。2021年底由于临近履约期,全国碳市场的成交量和成交总额双双走高,屡创新高。经历连续两天的大幅上涨后,12月30日碳价最高达到62.29元/吨。
多位业内
专家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提前完成清缴、交易量持续增长但碳价相对动态平衡等现象,都说明一方面目前配额供给较为充裕,因此成交价格更多地体现的是企业的配额持有成本;另一方面,碳交易价格并未和终端电价形成较为完整的价格传导机制,因此在用电发电环节一些短期的波动或调控因素并不能在碳价上有非常直观的体现。
本*文@内-容-来-自;中_国_碳^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