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协定“激活”中国碳市场

文章来源:南风窗王伟康2016-01-05 16:24

采用市场机制做节能减排,特定行业前景光明

 
  市场机制,特定行业光明
 
  在国内任务加码、国际资金难得的背景下,预期2017年启动的全国碳排放市场,对国内企业来说就显得至关重要。
 
  这一市场机制不但能兼顾企业发展与减排两方面的需求,更能降低企业实现减排目标的经济成本。目前,碳市场建设的时间表是2016年完成立法和行政法规的相关工作,并开展配额分配,2017年即启动全国碳市场。
 
  对于中国的林业企业来说,《巴黎协定》和中国的全国碳市场建设无疑是一个强有力的支持。《巴黎协定》提出,本世纪下半叶实现碳排放与碳吸收的平衡,即温室气体将不再增加,也就是人类一年排放的温室气体要等于或小于地球一年吸纳的温室气体—“零排放”。由于森林可以吸纳并固定温室气体,因此协定明确提出鼓励各国采取行动,积极奖励新增植树造林、养护和管理现有森林,积极奖励减少毁林和森林退化。全国碳市场也将森林碳汇项目(碳汇造林和森林经营两种)作为核证减排项目的第一类予以认可,产生的核证减排量可以在碳市场上进行交易。这就为企业未来获得国家政策支持,以及在市场上获得资金提供了路径和方法。
 
  可再生能源企业同样应该感到振奋。协定向市场传递了显著的信号,石油、煤炭等领域将面临更多的环境成本和管治,传统化石能源将加快转型。可再生能源是协定中唯一提及的清洁技术,协定的达成将促使更多的资本转向清洁领域,可以给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提供关键动力。从国内政策来看,我国气候融资机制的设计已提上日程,用以促进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投资;不仅如此,可再生能源项目的核证减排量也是全国碳市场的重要产品。企业能够争取更多国际和国内的绿色信贷政策及资本,无疑是极大的利好。
 
  由于协定对全球碳市场格局影响同样深远,这也为中国企业中长期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从国际上看,欧盟、美国、日本、澳大利亚、中国、韩国等已分别建立了碳交易市场机制;在协定的框架下,将来国际间市场机制很可能发展为双边、多边的碳交易市场,并可能形成全球统一的碳市场。从国内来看,中国正在大力推动“一带一路”的建设,在2017年全国碳市场建立后,不排除扩大碳市场版图的可能。碳排放权交易也将成为新的重点投资领域。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的企业“走出去”,也就有了更广阔的领域和新的路径。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