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森林固碳的各种因素
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无疑是系统中最大的“碳库”。
2018年,《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曾以专辑形式,发表了来自中国科学院战略先导科技专项‘应对气候变化的碳收支认证及相关问题’的7篇
论文。
论文称,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在过去几十年一直扮演着重要的
碳汇角色。
例如上述论文提到,2001—2010年,陆地生态系统年均固碳2.01亿吨,相当于抵消了同期中国化石燃料碳排放量的14.1%,其中中国森林生态系统是固碳主体,贡献了约80%的固碳量。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的
专家指出,森林的固碳量与森林的年龄组成密切相关。一般森林据其年龄可分为幼龄林、中龄林、近熟林、成熟林和过熟林,其中固碳速度在中龄林生态系统中最大,而成熟林和过熟林由于其生物量基本停止增长,其对碳的吸收与释放基本平衡。
“影响森林固碳的还有火灾。”臧昆鹏说,森林火灾发生的过程中,不仅直接造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排放,而且还破坏了原有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从而改变了整个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固定、分配和循环,并影响与大气间的气体交换。
此外,森林固碳还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比如温度、降水、光照、热量、径流和土壤性质等。“陆地植被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会随不同季节光合作用的强弱而变化。因此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也会随着季节产生周期性变化。”臧昆鹏说,一年中,大气二氧化碳含量在春季最高,夏秋季降至最低。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