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等九部委联合印发《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行动计划》,强调“建立健全以国家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机制为基础的
碳排放权抵消机制,将具有生态、社会等多种效益的林业温室气体自愿减排项目优先纳入全国
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充分发挥
碳市场在生态建设、修复和保护中的补偿作用”。本文将对
碳汇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进行梳理,总结
碳汇参与
碳市场的方式,并提出进一步发展碳汇交易的政策建议。
中国碳汇政策的发展
碳汇,是指通过植树造林、森林管理、植被恢复等措施,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并将其固定在植被和土壤中,从而减少温室气体在大气中浓度的过程、活动或机制。
中国近年来十分重视碳汇对生态环境的作用。2015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中强调逐步建立全国碳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和分解落实机制,建立增加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碳汇的有效机制,随后中央及地方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促进碳汇发展。碳汇作为一种碳市场的抵消机制,国家也颁布了多项政策鼓励碳市场参与方对碳汇项目减排进行消化,具体政策如图1所示。
内-容-来-自;中_国_碳_0排放¥交-易=网 t an pa i fa ng . c om
图1 国家政策文件中涉及碳汇进入碳市场的相关文件
此外,在中国向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提交的《强化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国国家自主贡献》中,也将增加碳汇,开展造林绿化、实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等生态工程建设作为实现2030年应对气候变化自主行动目标的政策和措施之一,可见中国政府对碳汇的重视程度。
目前在国家层面,碳汇核算的
方法学总共有6种,具体如图2所示。而在地方层面,广东碳市场建立了本省林业碳汇碳普惠
方法学,对广东碳普惠制度
试点地区林业碳汇项目核证进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