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达峰”有望提前
一个值得注意的细节是,今年的统计公报在给出能源强度降幅之前,加上了限定语“扣除原料用能和非化石能源消费量”,这样的变化透露出了两层意思:一是如果在统计能源消费总量时包括可再生能源,那么实际的能源强度将比统计局公布的数字更高,这解释了2023年统计公报中,中国能源消费量增速高于GDP增速而能源强度却下降的“矛盾”;二是随着可再生能源在中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已无法忽视,中国正在从此前的“能耗双控”转向“碳排放双控”,对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消费进行区分统计,将为可再生能源增长提供更多空间。
尽管2023年煤炭消费量仍占到中国能源总消费量的55.3%,但这一数字正在逐年下降。随着光伏、风电等
清洁能源装机量在过去5年的爆发式增长,
清洁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例也从2019年的23.3%上升到了2023年的26.4%,这样的势头在可预见的未来也将继续。
而且由于过去两年煤炭生产和消费增长“异常得快”,在杨富强看来“碳达峰”甚至可能会提前到来。他指出,中央政策并没有放弃控制煤炭,而是提出要“严格合理控制煤炭消费总量”,过去两年的煤电热潮,实际上已经提前透支了电力保供带来的增长空间。“今后新增的煤电装机量会有很明显的下降,未来2-3年,中国大概率会实现2030前碳达峰的目标。”他说,“而且我们现在制定的能源消费量计划已经足够保证经济的增长,除了个别高耗能的产业,比如煤化工、石油化工还在增长,其他大多数高耗能的产业都已经达到产量的顶峰。”
但是他同时提醒,由于“碳达峰”并没有一个硬性的数量指标,因此如果不采取更加严格的控煤措施、进行电力市场改革、加强能源市场的供需管理,实际的峰值可能会比较高,持续时间也可能比较长,为下一阶段实现“
碳中和”带来压力。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