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被称为中国“
碳中和行动元年”——政策、行业动作频频,大量创业者和投资人开始转身看向
碳中和;但与此同时,时间的紧迫性也导致一些企业心存投机,减碳动作变形,运动式“减碳”成为双碳进程中一道刺眼的疤痕。
“碳中和”是社会发展给出的一个确定结局,但过程中,依然充斥着诸多不确定性。为此,「甲子光年」推出「碳道」系列专访,对话碳中和领域优秀创业者、投资人及相关从业者,一同探知双碳目标下各行各业正面对的机遇与挑战。
这一期「碳道」,我们来关注不那么“性感”的
碳市场。
作者 | 木南 涂明
编辑 | 九月
提到碳中和,或许你最先想到光伏、储能、
新能源车、电池等一二级市场热捧的领域。相比之下,
碳交易,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重要方向。
过去两年,“技术减排+碳交易”是实现双碳的两个解题方向。
前者从源头封堵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或者通过碳捕捉、利用与封存技术(
CCUS)将二氧化碳再利用,“变废为宝”。但受制于技术和商业化程度,企业布署减排技术要承担额外成本,而且这个过程牵涉产业链的不同细分环节,想要实现绝对的“零碳排”,几乎不可能。
于是,碳市场应运而生。
碳市场大致的运行逻辑是,国家设置
碳排放基准值,企业的
碳排放量如果低于基准值,可以将富裕的碳排放权卖出,反之,则需要花钱购买超出部分,以此在国家层面整体实现碳中和。
在经济学家眼中,碳市场是理论上成本最低的减排政策。近些年,欧盟
碳价一路飙升,今年
价格已经冲到80欧元/吨左右。在一个成熟的市场,企业如果做好减排,还有可能赚钱。
现阶段,中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运行仅一年,电力企业打头阵,远远没到爆发的阶段。不过可以确定的是,未来几年,中国碳市场会从电力企业扩展到建材、钢铁、有色、石化、化工、造纸、民航等行业,最终覆盖8000多家企业。想要实现碳中和,参与碳市场交易几乎是绕不开的一环。
2021年以来,国内有数千家“碳资产”相关企业成立。VC也看到这个蕴藏巨大机会的市场,比如,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一家
碳管理企业碳阻迹沉寂十年,突然成为资本宠儿,连续获得两轮融资,B轮融资过亿元,高瓴创投与经纬创投连续加码。
但碳是一个复杂的跨学科领域。经纬创投循环经济碳中和赛道负责人于晓轶告诉「甲子光年」,碳的产生和计算,涉及到大气、环境、遥感、光谱、数学建模等相关学科;减碳技术涉及到很多化学、材料、生物、电力相关技术;而碳交易本身又具备金融属性;整个产业又与政策息息相关,“ 在对于整体底层逻辑有全面了解的前提下,找到自身最适合的切入点,是企业参与碳市场的最佳方式。”
本期,「甲子光年」对话于晓轶,聊一聊中国碳市场的不确定性与可能性。
夲呅內傛莱源亍:ф啯碳*排*放^鲛*易-網 τā ńpāīfāńɡ.cō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