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中和引发“文明的交替” 企业如何绿色转型?|《知行》对话宋志平刘俏

文章来源:凤凰网财经碳交易网2022-08-16 09:08

新能源车企助力碳中和

 
刘俏:汽车行业实现碳中和 中国碳中和任务就完成了10%
 
《知行》:您说资本市场的反馈很重要,企业和资本市场也可以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那最明显的可能还是汽车行业。比如说一些新能源的车企,它的股价还是比较高的。您认为当我们中国大部分的,甚至是所有的车企都转向新能源的时候,对整个中国经济向绿色转型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
 
刘俏:这是特别好的一个问题。因为汽车行业本身确实是我们国家的一个支柱行业。汽车行业的消费者,最终可以归结为是个人和家庭。个人家庭在消费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不论是从生产端,还是从消费端,在中国占到50%左右。在这其中,汽车这一块又可以占到整个家庭碳排放的20%,那这样的话就可能占10%,也就是10亿吨的量。如果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实现一个完整的碳中和,那中国的碳中和任务就完成了10%。从这个角度讲,我觉得这是意义非常大的一件事。
 
宋志平:沃尔沃是一个很有文化很有思想的企业
 
《知行》:现在有很多车企都制定了电气化的战略,像沃尔沃在2017年就提出要在2025年实现纯电汽车占到全球销量的50%。到2030年实现整个汽车品牌的纯电化。宋会长之前也参观过沃尔沃的工厂,您对它印象如何?
 
宋志平:我是40年前去瑞典的沃尔沃,当时我印象比较深的就是他们的自动化水平。在那个时候它已经都是电脑控制了,包括还有立体库等等,我当时(看到)很惊讶。今天的沃尔沃进入到了一个新能源汽车的时代,而且发展也很快。尤其最近这几年,它的发展也非常迅速。此外,沃尔沃是一个有文化、有思想的企业。
 
最近看汽车制造业,我们看出一些信心了。像我们的新能源汽车去年生产350万辆,今年有可能到550万-600万辆。我们现在出口的汽车能达到200万辆,可能很快会超过日本和德国,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第一。汽车行业是令人兴奋的一个行业,关键是我们的新能源汽车,无论在电池、电机还是电控方面,都走在前边。
 
宋志平:城市交通的革新为汽车产业带来重要机会
 
《知行》:像沃尔沃这样的车企,想要把ESG做得更好,在其他方向还可以做点什么?
 
宋志平:车企在轻量化上的发展也很重要。我印象比较深的是,沃尔沃比较早的时候,它的车就是轻量化的。今后我们在这方面还可以进一步,比如在材料上,我们能够用碳纤维等这些复合材料(来实现轻量化)。碳纤维在强度上是钢的7倍,却是钢重量的四分之一,所以将来的汽车、高铁,都可以用这些材料来减轻自重,同时也能够减少耗能。
 
我上次去以色列,问《创业的国度》的作者索尔·辛格,下一步最重要的变革和创新是什么?他说就是城市交通。这一块给汽车行业带来了很大的创新机会。
 
《知行》:除了在技术上的创新之外,刘院长您认为车企还能从哪些方面创新,才能更贴近ESG?
 
刘俏:其实我觉得还有一个创新维度是(产业链的重塑)。因为像做整车的这种汽车品牌,它在整个的供应链、产业链上,是有一个非常大的溢价能力的,它能撬动很多上下游的行业和企业。如果把它自身的ESG理念外溢到原材料的提供商,或者下游的一些机构、行业,这样就对全产业链起了一个带动作用。
 
甚至从某种程度上讲,因为新能源车在发展上本身就会对汽车行业的产业链、供应链进行重塑,所以在这过程中,我们把这种绿色的理念融入到这些行业或企业中,让它带动一大批行业和企业朝这个方向做努力。
 
宋志平谈企业创新:未来的四个转型方向
 
《知行》:那宋会长您现在最关心的是什么问题?
 
宋志平:我现在关心企业的转型。不少人认为,目前过剩压力、经济下行,是不是我们就转行不干了?我认为转型不是转行,除非你这行业彻底地萎缩了。那朝什么方面转呢?我想有四个方面:一是从中低端转向中高端的制造。二是低碳化。三是智能化,就刚才讲到的大数据等等的利用也可以减少我们的用工成本,提高作业的精准度,提高产品质量,这些都非常重要。还有一点就是,从制造业向着制造服务业转化。不光是制造,企业本身还要和终端客户联系得更加紧密,这也会产生大量的就业机会。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tan pai fang . c o 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