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人才供给不足
由于人才培养需要一定周期,2021年突然爆发的双碳人才需求遇到了供应的瓶颈。
此前,全国各大院校几乎没有开设双碳或者碳市场相关的专业,人才培养渠道主要是社会培训、企业自主培养,具备实际操作经验的人员也十分紧缺。
中国的碳相关人才积累始于2005年2月生效的《京都议定书》。随之诞生的清洁发展机制(
CDM,即欧盟碳市场管控企业向不发达国家的
碳减排项目购买减碳量,以抵消其自身排放量的机制),使得中国企业开始参与国际
碳减排项目,目前深耕碳领域的业内人士几乎均源自当时的
CDM项目。
2013年之后,欧盟停止向中国等国购买减排量。中国当时为数不多的碳相关从业者大量流失,余下的从业者转入中国2013年以后陆续开设的区域碳市场。直到2021年7月全国碳市场启动前,碳相关从业者保持在相对稳定的1万人左右。
全国碳市场覆盖的碳排放量和企业数量是区域碳市场的十多倍,相应的人员需求倍增;十四五期间,全国碳市场覆盖的行业和企业还将扩容,人才需求更加紧迫。而且,全国碳市场仅是实现双碳目标系列政策工具中的一项,双碳目标对人才的需求更加多元。但现实是,具备双碳的理论知识的人员和具有实际经验的人员都远不能满足需求。
2021年3月18日,人社部将碳排放管理员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仪式》,成为18个新职业之一。碳排放管理员的定位是:从事企事业单位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监测、统计核算、核查、交易、咨询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该岗位概念包涵较广,在实际情况中,核算、核查、交易、咨询等每一个环节都是一个独立的专业岗位,且专业技能要求都不低。
以看似门槛较低的核查员为例,该岗位要求从业者具有解决跨领域问题的能力,需了解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标准、技术,能够监测碳排放现状,统计核算碳排放数据,核查碳排放情况。一位从事核查业务的公司负责人告诉《财经十一人》,一位优秀的核查人员必须是一个严格的时间管理者,兼具跨领域的知识,且具有很好的现场观察处理检查能力。这样的人才现在都是香饽饽,许多公司都在挖这方面的人才。
这就给了社会培训市场巨大的机会。诸如“碳排放管理师”等类似的培训广告如雨后春笋涌现,培训费用从几百至几万元不等。
一位组织相关培训班的工作人员告诉《财经十一人》,基于市场需求较大,公司从2021年年底开始组织双碳相关培训班。参与培训的人员既有公司内部转岗、技能培训的人员,也有行业之外想通过培训进入双碳行业的人员。学员培训结束后可获得相应证书。
还有人瞄准双碳人才供需矛盾的机会,打着各种碳排放管理师培训之类的幌子圈钱,多个社交平台上可搜到有关的培训骗局。例如,重庆某男子看到一则关于碳排放管理师培训的广告称,交钱即可获得碳排放管理师证书,持证后不用上班,把证书挂靠到相关公司一年就可以赚取十几万元工资。该男子交了两万多元培训费后,培训机构联系人却失联了。
即使是真实的培训,学员获得的证书也只是职业技能培训证书,并不是具有从业资质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刘焰真表示,中国目前尚无有关碳排放管理员的从业资质考试,也没有官方的培训课程体系,计划参加培训的人员要注意甄别。各类培训班的作用主要在于增加对相关行业的了解,有的是入门级的学习,有的是进阶学习。任何宣称可通过培训获得的类似就业、收入等承诺,均涉嫌虚假宣传。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 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