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处处可为,受访大学生践行绿色“轻生活”
赴藏之旅让孟博雯对自然和环境有了更深入的感触。事实上,孟博雯一直是
低碳环保和资源循环利用的积极践行者。在超市购物,她会第一时间寻找带有绿色食品标志的食物。生产过程对环境影响小、质量安全、口感独特,这是她对绿色食品的评价,也是她为何对它们情有独钟的原因。衣柜里的衣服,每隔两年孟博雯都要筛选一次,挑出损坏、不合身或者款式不再符合个人审美的几件,用大号的干洗布袋装好,再送去小区的旧衣回收箱。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94.84%受访大学生会有意识地践行环保行为、减少碳排放。81.80%会尽量克制无用的消费;66.83%通过减少使用可能产生较多垃圾、废物的产品降低碳排放;58.01%会有意识地延长物品的使用时间;51.86%会优先选择低碳排放的商品;51.37%会提高废旧物品的回收利用率。
在这艘名为“绿舟”的环保航船上,孙屿参与了大大小小的“低碳”活动。“双旦”来临,孙屿和伙伴会在柚子、橙子、耙耙柑等水果表面绘制图案和祝福语,这些画风各异的“成果”最终被作为“贺卡”送出,来到下单同学的闺蜜、兄弟或男女朋友手里。谈及制作水果贺卡的初衷,孙屿介绍道,这是为了“让大家知道不必要跟风去买纸质贺卡来过节”。孙屿坦言,“其实节省一点纸质贺卡也做不了什么,更多的是让大家能够意识到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可以用更环保的物件或方式去代替。”
坚持乘坐公共交通,不用的电子产品挂在二手
平台上卖掉、或由长辈“接力”使用,把穿旧的衣服装进学校的衣物回收箱……邢俊阳的低碳生活方式多种多样。读大学期间,他还和同学一起准备了画着各种垃圾图案的小卡片、4种不同颜色的小垃圾桶,到学校附近的社区做垃圾分类科普。把不同的卡片放进不同颜色的垃圾桶,“在胜负心的驱使下。无论是小朋友还是成年人,答题都答得可起劲儿了”。
曾经在宜昌生活的孟博雯能够切身感受到绿色发展为环境带来的改观。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前往长江沿岸考察,踏足湖北的第一站便是宜昌,此后沿江一公里内化工企业“关改搬转”。搬到上海之后,她对市内的垃圾分类管理制度印象深刻,她现在已经养成了垃圾分类的习惯。家里平常会对厨余垃圾做好干湿分类,对于网购或偶尔点外卖产生的包装垃圾,孟博雯表示,“我都分类回收。”
让邢俊阳欣慰的是,他对室友的苦口婆心也起了作用。“后来他要么买饭的时候少买,要么尽量吃完。有时候他发现买多了,会在吃之前把菜往我碗里拨一些。只要说得多了,他会上心的。”
王震分析,个人的环保举动不仅能对实现“双碳”目标起到作用,而且还能起主要作用。“低碳生活方式的建立,需要我们每个人去重新审视自己的日常生活,识别哪些行为是我们可以做、哪些行为是受环境和条件制约的;同时,城市的规划者、管理者也要重新去审视城市生活的各个角度,如何进行更为低碳的整体规划和系统运行。”
禸嫆@唻洎:狆國湠棑倣茭昜蛧 τāńpāīfāńɡ.cō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