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绿色理念,受访大学生关注低碳议题
“怎么不吃完?你还是学农的,怎么能浪费粮食呢?”每次看到室友把饭剩下,邢俊阳都“想骂他”。上越久的学,他越觉得食物来之不易。尤其是开始研究生生涯后,主攻农业生态方向的他,到了夏季天天下水田、种水稻,“晒得可黑,我一个男生都得涂防晒霜”。夏天是水稻栽种季,邢俊阳带上他的老朋友——胶鞋和草帽,下地、采样、回实验室分析数据,把天上的太阳熬成月亮。邢俊阳的一项实验在湖北省的3个地市各有一处实验田,往返这些地方,他一个月要坐12次高铁。“考研期间胖的20斤,读研两个月就瘦下去了。”
除了“粒粒皆辛苦”的切身体验,父母的言传身教,也让邢俊阳从小就恪守每餐光盘的准则。但他发现,有的同学并不认同这样的理念。每当室友因为不想吃、不爱吃而剩饭,回去再买零食吃,他总是忍不住“批评”:“你这是何必呢?”
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中国生态学学会城市生态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王震指出,虽然消费类
碳排放的精确定量化在科学界和工业界还有很多底层问题尚未解决,但目前可以确认的是有很多生活方面的减排潜力是应该被人们更加重视的。“比如,食品行业带来的
碳排放约占全球碳排放总量的25%,远远领先于建筑行业的10%和时尚行业的5%。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估计,全球有17%的食品被浪费,也就是说有4%的全球碳排放是由消费者食物浪费造成的。”王震说道。
中青校媒调查显示,39.75%受访大学生表示自己适量购买或制作食物,不会出现吃不完的情况;27.89%会将自己没吃完的食物收好或打包,留到下一餐吃;19.32%表示自己会分场合选择打包或丢弃;6.89%会将剩饭剩菜留给宠物或流浪动物;5.71%会直接丢弃。
就读于武汉大学的孙屿从高中起就热衷于观看各种讲述动物和环保的纪录片,《蓝色星球》系列关于海洋世界的展示让他感叹,“这才是地球的感觉。”看到新闻里接连报道的生态污染,他的心里萌发出一株想去身体力行做些什么的幼苗。怀揣着“我要干番大事”的冲劲,刚入大学的孙屿很快成为学校环保协会的一员。
艾步熙是湖南三一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三学生,正在一家装配式建筑生产厂实习的他,对工业生产中的低碳深有体会。老师在课上和我们讲,装配式建筑把建筑材料统一在工厂加工成‘半成品’,再到搭建地点装配成完整建筑,标准化生产可以降低生产中的能耗和木材、铝材等材料消耗。”在工厂实习期间,他发现垃圾分类无处不在,“生产剩下的钢筋废料、废铁渣都会回收入库,在其他生产中还能回收利用。”
本`文内.容.来.自:中`国`碳`排*放*交*易^网 t a npai fan g.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