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碳普惠机制
《条例》还要求深圳市政府建立本市碳排放权交易制度,通过设定固定总量的排放额度,约束纳入碳排放权交易的单位的年度碳排放。
就在不久前,深圳发布了《深圳市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其中就提出,本市碳排放权交易实行目标总量控制,鼓励逐步实现绝对目标总量控制。主管部门应当根据目标排放总量、产业发展政策、行业减排潜力、历史排放情况和市场供需等因素确定全市碳排放权交易体系的年度配额总量。
此外,《条例》还提出,建立碳普惠机制,对小微企业、社区家庭和个人的
节能减排行为进行量化,引导全社会绿色低碳生产生活。
今年1月,深圳在《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草案)》的说明中就提及,通过碳普惠行动、绿色采购、绿色快递、减少塑料品和一次性用品使用等方式,践行绿色低碳生产生活和消费方式。
目前,深圳在推进碳普惠方面已经有了新进展。6月初,深圳排放权交易所牵头,联合包括腾讯等在内的9家单位发起成立了深圳碳普惠联盟。未来,深圳市民的公共出行、使用可再生能源等低碳行为产生的碳普惠减排量,将可能由
碳市场企业购买用于
碳市场履约,或各类单位机构、大型活动举办方购买用于碳抵消和碳中和,再将交易收益回馈给开展低碳行为的公众。
深圳还将进一步发挥互联网、大数据等优势,以汇聚低碳行为数据的大数据
平台为基础,打造国内首个双联通(低碳行为数据
平台与
碳交易市场平台互联互通)、四驱动(商业奖励、政策鼓励、公益支持和交易赋值)普惠体系。
长远来看,深圳将致力于把碳普惠减排量接入碳市场,即把碳普惠核证减排量与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一起纳入碳排放管控单位在履约时可以使用的核证减排量,以抵消年度碳排放量。
广东省碳普惠创新发展中心主任聂兵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碳普惠核证减排量可以作为碳中和的供给量,也将有利于促进今后中小微企业和公众的减排。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