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
与此前的《深圳经济特区生态环境保护条例(草案)》相比,此次立法的一大亮点是专设一章,对应对气候变化的一般性工作、碳达峰和碳中和、碳排放权交易等进行了规定。
其中,《条例》要求深圳市政府编制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和碳中和路线图,推动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建立本市碳排放管控机制,将碳排放强度超标的建设项目纳入行业准入负面清单。在本市碳排放达峰后,年温室气体排放量预期达到3000吨二氧化碳当量的新建、改建或者扩建项目,应当制定碳中和计划和实施方案。
在不久前发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中,深圳就提出,制定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行动方案,推进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数字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节能低碳化,鼓励重点用能单位提高综合能效等。继续实施能源消耗总量和强度“双控”行动,严格落实节能审查制度,强化节能审查事中事后监管。
2020年11月,深圳市政府副秘书长吴优曾介绍,深圳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近10年累计下降近60%。在中国特大城市中,深圳的碳排放水平是最低的,碳排放增长也是最缓慢的。
而“将碳排放强度超标的建设项目纳入行业准入负面清单”,意味着深圳的企业在碳排放方面将面临着更为严格的约束。
作为科技之城的深圳,在推动低碳、零碳、负碳技术发展方面,也将承担重要使命。
今年2月,科技部、深圳市人民政府发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科技创新行动方案》,其中就提出,加快构建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为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供中国经验。
深圳是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同时也是国家首批低碳
试点城市之一。在全国碳达峰、碳中和的背景下,深圳“推动重点行业绿色低碳转型”有着更为丰富的内涵。
一方面,重点行业的绿色低碳转型需要依赖技术驱动;另一方面,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本身也将催生和创造新的绿色产业。在低碳研究人士看来,绿色低碳相关产业,将成为未来国家、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內/容/來/自:中-國/碳-排*放^交%易#網-tan p a i fang . com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