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能源服务的演进形态及发展策略

文章来源:奇点能源封红丽2020-09-10 10:38

综合能源服务的破局之道 

 
(一)树立对综合能源服务发展的坚定信心
从行业发展来看,综合能源服务的发展时间尚短,初期投资成本高,短期难以形成规模效应,但前景仍然可期。其次,任何新业态发展初期都将面临成本高、技术新的问题,导致投资风险也相对较高。综合能源服务主要发展方向为清洁化、智能化,这就意味着较高的初始投资,加上数字化技术、多能耦合技术、储能技术尚不成熟,也增加了初始投资成本。再次,综合能源服务的定制化属性决定了其暂时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像所有新兴业务一样综合能源服务有其发展周期,5年仅得小成,10年可能实现一个重大跃升。以风电、光伏、新能源汽车为例,“十一五”时期,我国风电、光伏装机可忽略不计,2008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足3万辆,经历了约10年发展, 2019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装机双双突破2亿千瓦;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381万辆(其中,纯电动汽车保有量310万辆)。由此观之,我们对综合能源服务这一新业态也应抱有足够的信心。
 
  (二)积极寻求多维破局之道
开展综合能源服务业务是门槛极高的产业,不仅需要各种技术的强大支撑,还需要对能源系统综合利用的技术支撑和驾驭能力,需要树立以客户为中心的综合能源升级解决方案理念,赋予广大用户和能源系统不断进化的生命力,虽然前景可期但道路仍然曲折。为此,建议:
 
一是注重专业化人才的培养。综合能源服务包括电、气、热、冷等能源子系统,涉及不同的技术和应用场景,之前各子系统运行和管理均相互独立,但综合能源服务业务的出现要求规划设计、多能系统技术耦合、多能运维等多个环节需要综合考虑,亟需培养综合型人才。
 
二是精准锚定用户侧痛点,打通“最后一公里”。要切实落实“以客户为中心”的核心理念,紧密跟踪综合能源服务项目,广泛接触客户中的各层级关键人员,放低姿态,提高服务意识,摸清客户真实需求和痛点,了解当地用能情况、用能结构和特点、地方政策以及企业优劣势,提供真正切实可行的用能解决方案,同时针对客户诉求做到快速响应。
 
三是创新商业模式。综合能源服务盈利的前提是,负荷量和负荷率达到一定水平。大多数人习惯用统一开发、统一规划来指导能源建设和规划,但综合能源服务往往是分布式的,用户数量少,用户波动性比较大,利用传统思维和方法规划,很容易出现规划容量过大,负荷不足的情况。针对这一特点,如采用滚动式开发策略,调研掌握一批用户需求,建一批能源设施,等掌握下一批用户需求再增容,尽量使得负荷与容量相对一致,从而保证项目的盈利性。
 
四是建立完善相关标准。综合能源服务涉及到多网融合、多领域融合,必然与原有的水、电、热、气等单一规划、单一能源评价方法等发生冲突。为了推动综合能源服务成熟经验复制推广,加快产业规模化发展,亟需建立完善综合能源系统的规划标准、能效评价标准、平台接入标准、交易服务标准等。
 
五是构建合作共赢的生态圈。大型企业的优势在于有资金优势和客户资源,主要在前端;中小型企业的优势在于能放低姿态更好服务客户,提升客户的用能体验,主要在末端。服务好到客户的“最后一公里”将成为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的关键。客户多样化需求,必然需要更多异质化服务。因此,综合能源服务需要大型国企和中小企业密切合作,构建成良好的企业生态,以合作方式提供“规模化投资效应+优化用户服务体验”。
【版权声明】本网为公益类网站,本网站刊载的所有内容,均已署名来源和作者,仅供访问者个人学习、研究或欣赏之用,如有侵权请权利人予以告知,本站将立即做删除处理(QQ:51999076)。

省区市分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省会城市碳交易所,碳市场,碳平台)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石家庄保定、山西太原、内蒙】东北【黑龙江哈尔滨、吉林长春、辽宁沈阳】 华中【湖北武汉、湖南长沙、河南郑州】
华东【上海、山东济南、江苏南京、安徽合肥、江西南昌、浙江温州、福建厦门】 华南【广东广州深圳、广西南宁、海南海口】【香港,澳门,台湾】
西北【陕西西安、甘肃兰州、宁夏银川、新疆乌鲁木齐、青海西宁】西南【重庆、四川成都、贵州贵阳、云南昆明、西藏拉萨】
关于我们|商务洽谈|广告服务|免责声明 |隐私权政策 |版权声明 |联系我们|网站地图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信息部 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指导单位:发改委 生态环境部 国家能源局 各地环境能源交易所
电话:13001194286
Copyright@2014 tanpaifang.com 碳排放交易网 All Rights Reserved
国家工信部备案/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6041442号-7
中国碳交易QQ群: 6群碳交易—中国碳市场  5群中国碳排放交易网